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科技造希望 非洲學童摸索未來

立報/謝雯伃 2012.07.29 00:00
【編譯謝雯伃整理報導】「我想要深入研究機器,自動機器。當他來學校時,我深受他啟發,所以我找辦法與他接觸。」儘管年輕人維多(Victor Kawagga)的語調輕柔,彬彬有禮的態度卻掩蓋不了眼中散發的熱情,以及他對周遭機械的熱愛。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的一間屋舍臥房,被改造成一間居家實驗室,一群年輕人聚集在此創造機器人。維多口中的「他」,是29歲的科學技術人員暨商人金恩(Solomon King)。金恩身為Fundi Bots的創辦人,將機器人學帶進烏干達的教室中。「他跟蹤我。」金恩笑著說。現在維多跟另外12名年輕人整天在金恩家中,展開用本地材料製造機器人的計畫。他們用腳踏車鎖鏈等原料,創造出一台能移動、感測水和光線,同時能發送信號的機器人。融匯學科 造機器人維多想進入大學就讀,但這裡是烏干達,高等教育對一般民眾是奢侈品。政府提供的獎學金,未完全用來資助學生。Fundi Bots是維多學習的大好機會,Fundi在史瓦希利語中,意思是「創造者」或「工匠」。金恩表示,機器人所教導的科學,能帶給學生明確且實際的應用。「對我而言,Fundi Bots是一種創造新品種思想家和創新者的方式,」他說,「機器學雖然是一門學科,但背後需要數百萬種學科的支持。」「我不斷告訴學生,當他們完成創造第一具機器人後,他們已學會了工程學,他們學會了邏輯思考,他們學會了寫程式、機械原理,還學會了一點生物和應用科學。」到那時,烏干達會有一群學過機器人學的人,他們的想法不再故步自封。他們會用有創意的角度來尋求解決之道。在金恩屋裡的這群年輕人,似乎就正在發展成這樣的人。「基本上來說,我喜歡做的事是創造某件事,」阿諾(Arnold Ochola)表示,「舉例而言,在烏干達有電力危機,所以如果我能想出處理這個問題的方式,我會引以為傲。」科學咖啡(Café Scientifique)的穆克哈魯(Betty Kituyi Mukhalu)是Fundi Bots的協調員。她還記得金恩的團隊第一次到學校訪問的情景:「他帶著一個小機器人Nigel來。Nigel會走路,看到跟我們相似背景的人能創造出這種機器人,實在是太神奇了。」金恩表示,在他長大的過程中,他一直在「拆解物品再把他們裝回去,有時乾脆拼出一個新東西。」「那個時候,幾乎所有孩子都自己做玩具。我們用舊鐵罐等破舊物,做出無線車和各式設備。」「那時,我總是唯一一個想讓玩具自己動起來,卻又不靠繩子拉的那個人。」機器人學是「等待問題出現的解答」,金恩表示。「長期來看,工業化似乎太過遠大,但小規模來看,我們能夠創造小範圍的解決之道,可能是為一個村莊發明能夠發電的小型風車,又或許是創造出居家防蚊措施,這就是我和這些孩子正在做的。」「我想,我最大的熱情在於,看見非洲人解決非洲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得到海外援助,當我們在烏干達沿用海外解決方時,會發現並不是那麼有用。這是因為那些援助方式來自不同的思考模式,不同的環境,光是氣候條件本身就大異其趣。」「這是何以我建立Fundi Bots。這個團體被稱為Fundi Bots,因為我在乎建造機器人的過程比機器人這項成品要來得多。」離線也能用網路科技也在另外的方面為這些學生的前途發展提供幫助。在大多數快速發展的市場,網路連線和頻寬是仍待解決的問題,烏干達也不例外。儘管光纖網路、3G,甚至4G技術持續發展,在某些區域網路連線仍相當困難,要上傳大量數據的成本過於高昂。教育學習遠距社群熱點(RACHEL)是一個整合教科書、線上資源、MIT開放課程和其他資源的資料庫平台,其內容都存放於一台伺服器上,供使用者離線使用。這是非營利組織World Possible的發明。在烏干達,該平台內容由其夥伴團體UConnect所進行分類。「我們和歐洲不一樣,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擁有一本課本。」UConnect的史登(Daniel Stern)表示。「老師有一本課本,然後學生會抄下老師寫在黑板上的。所以當我們能夠使用離線的維基百科時,每一種知識都只要按一下就能夠接觸到,這一下就進步到很高的層次。」UConnect提供設備,包括提供偏遠地區太陽能電腦實驗室,並幫助學校、大學、醫院和監獄等場所建立平台。手機寄送考題米瓦史格瓦(Andrew Mwesigwa)相信,他找到答案了。他是虛擬大學Universal Virtual Content的創辦人。該網站是烏干達第一個本土線上課程提供業者。「在這兒的人們喜歡有所互動,走進教室,看到老師在台上上課,然後舉手問問題。」「我覺得,我應該要找到一種真的能夠造成互動的工具,才能讓參與者感覺他們就像在真實的課堂一樣。」他利用了來自美國的訓練軟體以及一枝數位筆,讓教師能夠邊寫邊教學,創造互動式體驗。這是一個簡單的方式,米瓦史格瓦認為簡單才能落實。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說服政府單位認可他們的課程。「政府習慣看見基礎建設,還有樓房,所以他們希望看見一間教室,這就是他們所要的。當他們看見我設置了一個純然虛擬的教室,他們不太理解。」使用普遍的手機,也被用來幫助學生準備重要的肯亞基礎教育證書(KCPE)測驗。該測驗決定學生要就讀那所中學,也就是間接決定了學生未來的前途。一間位於奈洛比的新創公司發明一項服務,讓學生登錄後,能夠透過手機來接受隨堂測驗,測驗的問題由簡訊發送。「起初,我們的目標顧客是那些住在貧民區的兒童,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取得網路和閱讀材料。」MPrep執行長阿斯葛(Chris Asego)表示。「這是針對那些經濟不寬裕,買不起教科書的家庭所設計的。這原本是我們的目標市場,但現在我們的客戶來自各階層,從富裕、貧窮到中產階級都有。」「現在,我們有將近4千名用戶,這是在3至4個月內做出來的成績,所以我相信大有可為。」他表示。回到坎帕拉,Fundi Bots也找到了贊助者;該公司日前成為Google Rise獎助金的得主。該計畫的目標是讓烏干達的每間學校都成立一個機器人社團,讓學生在社團中發揮好奇心,找出等待解決的問題。對金恩來說,這是夢想的實現。「當我小時候,我對自己發誓,如果長大後賺了錢,我要為像我一樣的孩子開設一個地方,讓他們走進來說,我想要建造這個,我想要蓋那個,然後他們可以在這裡找到一切所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