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大陳習俗燒庫屋 快成絕響

中央社/ 2012.07.29 00:00
(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29日電)台灣本地習俗是親友過世才燒冥紙,但浙江大陳島居民的習俗卻是為在世親屬「燒庫屋」,用意是預先幫親人「置產」,但因年輕一輩觀念改變,已逐漸消逝。

大陳島上約一萬居民於民國44年國共熱戰之際由政府撤退來台,來台的大陳義胞中,有部分轉到花蓮落腳,並形成大陳一村、大陳二村兩個社區,而大陳特殊的燒庫屋和留墓等民間習俗也隨著大陳人帶到花蓮。其中的「燒庫屋」與留墓就跟台灣本省習俗大不同。

「燒庫屋(冥屋)對大陳人來說,是一件光彩體面的事情」,花蓮大陳一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梁太然說,大陳人燒庫屋是為自己、在世長輩或家族成員祈福,也悼慰過世的親人。

一般台灣民眾辦理殯葬後事有不少忌諱,尤其冥紙、冥屋更是只在喪事時才燒給死者,如果燒冥紙給在世的人,不僅被視為不吉利,甚至會被認為是在詛咒他人早死。但梁太然說,燒庫屋就像是預先在陰間「存款」、「置產」,可說是大陳人一生中的大事,這與台灣民間辦喪事才燒冥紙的習俗截然不同。

庫屋主要是以竹子紮起結構,再塗敷紙張裝飾,梁太然說,庫屋就等於是在陰間的房宅,裡面則是放置大量紙錢摺成的元寶象徵財富,所以庫屋必須紮得越大越好,元寶也要放得越多越好。

梁太然說,大陳人主要是來自大陸浙江省台州市,當地也有類似燒庫屋的習俗,大陳人燒庫屋的習俗可能就是承襲自台州市。大陳人把燒庫屋當成人生大事,而長輩傳承這樣的習俗帶來花蓮,晚輩也多跟著做。

花蓮大陳社區年紀60歲以上的居民,大多都已做過燒庫屋的法事。梁太然說,年紀較長的大陳人當初隨軍隊來台時,都還是年輕小伙子,燒庫屋法事都是由長輩主導,長輩說要做就跟著做,他也已燒過庫屋給自己。

大陳人還有留墓預立墓碑的習俗,這也是讓一般台灣民眾感到不可思議的作法。梁太然說,大陳人的長輩會為家人挖好墳墓並刻好墓碑,墓碑上刻著仍在世家人的姓名、生辰日期立在墳墓,當家人過世後,再重刻新的墓碑加上過世時間立在墳墓。

早期公墓的大陳墳墓,多有這種奇特的現象,公墓管理員知道這項習俗也見怪不怪,但現在的公墓管理員比較年輕,並不瞭解留墓的習俗,當看見有墓碑,墳墓裡卻沒有遺體或遺骨的情形,都感到相當怪異。

「大陳社區最近一次燒庫屋已經是10年前的事」梁太然說,大陳社區的長者快速凋零,現在年輕一輩的大陳人早已與外界族群融合,思想觀念變化,大多認為沒有必要而反對再燒庫屋,另一原因則是燒庫屋法事所費不貲,但燒庫屋習俗逐漸消失,看在老一輩的眼裡,其實頗為感傷。1010729

(中央社記者劉嘉泰翻攝 101年7月29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