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大明星演化史 解析現代神話

立報/本報訊 2012.07.29 00:00

大明星:慾望、迷戀與現代神話

作者:艾德嘉.莫杭Edgar Morin

出版社:群學

ISBN:9789866525544

【本報訊】1920年代,電影工業剛起步,「看電影」是一件新奇的事。為了吸引觀眾進入電影院,電影工業引入明星制度,創造一批電影明星,他們的威力無遠弗屆,翻動了整個世界,成為人人模仿的對象,帶動了時尚潮流,影響了大眾的言行與價值觀。人們注意明星的一舉一動,關心他們的八卦新聞多過於他們主演的電影。人們將明星當成神一樣膜拜,為之獻祭、瘋狂。

本書作者莫杭成長於大明星誕生的時代,作為一位影迷、同時也是思想家的他,開始思索:「為什麼人們會崇拜明星?人們為何需要明星?」、「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成為大明星?有些人不行?」莫杭認為明星崇拜反映的是人們心中的夢想與渴望。研究明星,就等於認識自己;了解明星類型的演化,就等於了解人類文明的演進。本書從「電影角色」、「演員性格」、「觀眾想像」、「電影生產體系」切入,探究這四者如何創造出「大明星」,又是如何交織出「明星的意義」,讓電影明星成為一種現代神話。

內文試讀

誰可以成為大明星?

明星不只是明星,電影人物也不只是電影人物。它們會影響明星,反過來,明星也影響了電影的角色。

尚嘉賓表示:「大家都說電影裡的我跟真實生活裡的我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觀眾喜歡我。」這兩者之間的混淆情況遠大於此。在一封從美國寄給卻爾斯鮑育的信上,收信人的名字寫著梅耶林,寄到美國好萊塢。位於美國聖安東尼的賈利古柏影迷俱樂部打算讓賈利古柏參加1936年的總統大選,因為他在《富貴浮雲》中展露驚人的政治能力。

明星決定許多電影角色的樣子;他表現這些角色並超越它們。但是這些角色也回過頭來超越了明星。例如,角色身上非凡的特質突然出現在明星身上。所有賈利古柏演過的主角都被他吸收,促使他參選美國總統。相對的,賈利古柏也讓他扮演的角色昇華、成長。演員跟他所飾演的角色相互影響。明星不只是扮演角色的演員,他是角色的具體實現,他所扮演的角色也呈現了明星自己。

要是演員與電影人物之間無法相互滲透,就不可能誕生明星。專職演員是無法成為明星的。他們什麼角色都能演,但卻無法給予這些角色一致的性格。

除此之外,演員跟角色之間相互滲透的辯證過程,只有在涉及電影主要人物或是男主角時才有可能出現大明星。次要的角色,儘管獨特有趣,但從來不會是電影裡的主角,像卡列特、尚提濟耶、達勒邦、亞尼斯、寶琳卡頓等人,他們扮演的是巴黎的頑童、娘娘腔、探長、已婚婦女、沒人要的老姑婆,最多只能跟明星沾上一點邊。

這也就是說,不是只有明星才能演出電影主角。在電影的製作當中,有一種成本低廉的類型。他們沒有採用明星當演員(美國的B級連續劇)。在這一類電影裡,特別是電影續集,經常出現許多負有盛名的主角人物。有時候,這些主角太過傳奇,演員不但沒有因此受惠,反而還被主角的光彩給淹沒。像是超人影集、泰山或是蒙面俠蘇洛的電影演員,一個接一個被淘汰,對電影卻毫無影響。能像韋斯穆勒與大力士雷克斯巴克樣跟電影角色並駕齊驅的例子,非常稀少。

只有製作規模龐大的電影,才能讓主角變成明星。要是沒有雄厚的經濟財源、要是演員被劇中的角色吞噬、要是演員跟角色之間無法相互影響、要是詮釋角色的演員與角色之間無法建立長期的共通點、要是產生相互滲透的只是擔任次要角色的演員,明星是不會誕生的。

演員與角色之間一來一往的交流傳遞所指的並非完全的融合,也不是完全的對立。賈利古柏從《富貴浮雲》的電影主角身上獲得了聰明睿智的心,或者得到先鋒者身上的男性優點,但他還是賈利古柏。不過就算賈利古柏還是賈利古柏,他身上的性格早已浸濡在迪茲先生與先驅者當中。埃迪康斯坦丁既是男主角高宣(Lemmy Caution),又不全然是高宣。高宣既是埃迪康斯坦丁,也不全然是埃迪康斯坦丁。演員不會將角色給吞噬,角色也不會吞噬演員。電影一旦結束,演員回歸演員,角色回歸角色。「但是,他們的結合產生了明星這個綜合體。演員與角色彼此造就了明星,明星身上也同時包含兩者」。

姜提歐姆(G. Gentilhomme)在《如何變成電影明星》一書當中替明星下了一個絕妙的定義:「當演員的表現比電影人物還要出色,同時又能好好利用電影人物的傳奇性,就有機會成為知名人士」。我們還要補充一點:「反過來,明星也因此讓電影角色變得更加動人」。

電影裡的英雄,像是冒險英雄、武打英雄、功成名就的英雄、悲劇英雄、愛情英雄,以及後來才出現的喜劇英雄,就神話故事裡「神聖」的角度來看,他們都算是神話故事中的英雄,只不過他們的程度明顯較低。所謂的明星就是男演員或女演員,吸收了一部分的英雄精華,也就是電影裡的神話人物,反之亦然,明星本身的特質也讓這個精華變得更加豐富。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