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新世代送行 偏好海葬、樹葬

中時電子報/吳江泉、李翰/綜合報導 2012.07.27 00:00
台灣每年有十五萬餘人往生,過去習俗以土葬為主,造成鄉下村庄出入口意象,就是葬得大小不一、方位各有不同的墳場。在地窄人稠的台灣,死人還跟活人爭土地實在有點說不過去,時下海葬、樹葬等環保自然葬法已漸成新世代「送行」做法。

海葬的歷史十分久遠,最早起源於北歐海盜,後來逐漸演變為海軍人員在艦艇上死亡舉行儀式。陸地上往生者的海葬必須先進行火化,再把骨灰灑在外海八浬的海域上,因為人體火化溫度是八百至一千兩百度,任何有害病菌、病毒無法存活,只剩無機物碳酸鈣,不會造成水質汙染。

這種回歸自然殯葬方式,是徹底解決土葬占地方法,其實也是節約殯葬支出作法,至少不用買墳地、納骨塔位,先省個二、三十萬元,如果再環保一點,連燒紙錢、紙房子等儀式也省略,新思維「送行」方式可能會讓殯葬業蕭條。

樹葬、花葬也是環保自然葬法,屏東縣九如鄉長許重慶爭取七百多萬元,在鄉立納骨塔設置「植存區」,造景如一般公園,早晨、傍晚還有人前往運動,他率先將親人骨灰埋入,不立碑、不燒金紙,相當環保,九如鄉民免費、外鄉鎮民眾一萬元,讓塵歸塵、土歸土,回歸大自然。

許重慶表示,樹葬儀式很簡單,鄉公所會提供環保罐,這類環保罐埋在土裡,在一年內會自然氧化,親人骨灰也就回歸自然,與大地同在,另類想法則是提供花、樹養分,讓親人藉樹木重生。

他說,九如鄉納骨塔「思親園」因地點及環境清幽,樹葬推出後頗獲好評,目前第一期已經額滿,第二期還有近五千位,鄉公所計畫明年推動基教督專區,讓各種信仰的民眾都有安息所,也讓恐怖陰森的亂葬墳場,變成清靜公園化的綠地森林。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