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不用「中國」委員會 蘇貞昌:名稱不重要

新頭殼newtalk/新頭殼newtalk 2012.07.25 00:00
新頭殼newtalk 2012.07.25 林朝億/台北報導

民進黨中執會今(25)日決議恢復前主席游錫堃任內終結的中國事務部設立。至於未來的「中國委員會」名稱是否還會堅持用「中國」,黨主席蘇貞昌強調,名稱並不重要,「叫中國事務委員會也好,叫其他的委員會也好,我都尊重,最後大家一起來討論」。

民進黨今天召開第15屆中評委、中執委及中常委宣誓就職,並召開第1次中執會,通過中央黨部設置「中國事務部」的組織規程修正案。

蘇貞昌會後表示,設置中國事務部著眼於民進黨必須有一個專責單位處理中國事務。他在競選黨主席時,曾提出設置中國事務部以及成立相關委員會的政見。他認為,世界在變、中國也在變,民進黨必須要在與時俱進地堅守既有價值與立場的同時,調整對中國的戰略。

由於先前黨內部分人士希望不要用「中國」兩個字,改用中國比較可以接受的「兩岸」名稱。對此,蘇貞昌表示,民進黨設立「中國事務部」的決策就是向中國釋出善意的第1步。用「中國」作為部門名稱,是因為「中國」是一個中性的名稱,中國自己也這樣稱呼自己,全世界也都這樣稱呼中國,而民進黨也已經做了決定,「中國事務部就是叫做中國事務部」。

但媒體追問未來成立的「中國委員會」名稱是否已經定案?蘇貞昌則說,名稱不是最重要的,「叫中國事務委員會也好,叫其他的委員會也好,我都尊重,最後大家一起來討論」。

他說,「委員會」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夠邀請黨內重要的先進、社會上的學者專家、意見領袖,一起來對中國表達各種不同的看法與意見,「委員會」就是一個平台,整合不同意見,最後形成最大的黨內共識後,循黨內機制做成決議。

蘇貞昌強調,「這個委員會比較活、比較寬,不要一開始就用框架把它框起來!」除了民進黨已有的決議外,面對現在中國的各種情況,大家都可以來討論。

他也說,黨主席將扮演整合者的角色,「委員會」則是一個平台,最後大家整合出最好的意見。他認為,民進黨有民進黨的立場、看法與價值觀,但面對中國千變萬化,民進黨的態度、方法與戰略高度並不設限。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