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最小的其實最大 文化部7835村落發展 聆聽社區的聲音

中央社/ 2012.07.25 00:00
最小的其實最大

文化部7835村落發展 聆聽社區的聲音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0725 09:11:04)文化部24日於淡水河邊的殼牌紅磚倉庫內召開文化國是論壇,邀請長期於社區「蹲點」的藝術家吳瑪?、導演虞戡平、與投身社造公益的廖嘉展、嚴長壽等人,針對社造界關心的全國7835村落文化發展議題深入對談,吸引數百位民眾參與,甚至有人遠自高雄、嘉義、雲林等地專程前來。部長龍應台表示,「最小的其實最大」,7835村的概念提出,在落實文化公民權,縮短城鄉資源落差;7835雖不可能一步到位,卻是長遠的紮根目標。

四位與談人領域各有不同,但都是實際的行動者,親身推動社區培力,塑造台灣社造的不同典範。吳瑪?在缺乏藝術資源的嘉義縣草根推動「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創造都會藝術家與偏鄉雙向激盪;虞戡平長期透過影像紀錄原住民部落文化,十年前並帶著原住民進入國家劇院表演;廖嘉展則協助九二一震災後南投桃米社區的整體重建,成功復育環境生態與社區活力,形成社區旅遊,創造一百八十八個就業人口;嚴長壽以創新的公益平台理念,不靠政府資源,完全使用民間力量與志工,推動花東地區永續經營,在台東南王部落開闢鐵花村,吸引原住民年輕人回鄉營造音樂展演場所,讓各界感受到文化孕育出的人文風景。

高師大跨領域藝術教授吳瑪?表示,透過藝術媒介可以產生對話溝通,藝術具有看不見的安定力量,可以幫助社區民眾與藝術創作家的共同成長,她自己在嘉義偏鄉推動藝術行動計畫後,回到台北也開始思考人與土地的關係,因此決定參與竹圍樹梅坑溪的藝術環境行動。導演虞戡平也認為,用文化藝術觀點投入社區是值得鼓勵的,因為文化藝術充滿理想,對於結果也往往並不滿意,但這種特質,才能真的看到社區或部落文化的心靈,而不會只偏重物質文明。

而面對社造長期所處的經費、組織結構困境,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認為,問題本來就不該仰賴政府長期編列預算來解決,而是應該回到地方本身,透過彼此溝通建立長遠發展的願景,才能夠得到跨派系的支持,形成力量永續發展。「如果沒有願景,資源投下去也只是散彈打鳥,無法開花結果;有了願景,社區才能自己主導發展,否則光是組織內耗,就會造成社造停擺。」

廖嘉展認為台灣社造推動迄今,需要有不同的思維與行動,他建議可以成立區域性的NGO(非政府組織)社造平台,整合力量來協助社區找出願景,形成動力。

針對台灣鄉村的產業失衡,社會結構中空,年輕人不願返鄉的社造根本問題,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以在花東的蹲點經驗指出,他一直扮演聆聽者的角色,到部落去發掘優勢與資源,他也帶著池上鄉的農民,去台北看看食養山房如何創造飲食文化,刺激社區開始思考整體的未來。社造過程中,嚴長壽會藉重年輕人群聚性的動力,互相形成支援,比起一個人單打獨鬥,更具內涵與價值,更能找到自己真正要的發展方向。與會者們也咸認,社區發展一定需要有心人的長期蹲點,並發展出志工模式,號召年輕人願意進入社區長期陪伴,否則社區空洞化的問題很難獲得解決。

龍應台表示,政府常常更迭,首長與政策也可能常換,對社區發展最需要的「永續」不利,因此社區要紮根,不宜對政府寄望太深,社區「自強自立」極為重要。7835的提出,並非代表此後的社區工作是以「村」為唯一單位思考。文化部的挑戰是如何將文化的思維注入政府所有的社區行政措施,以文化「方糖入水」,例如讓農委會的農村再生計畫,或是離島基金的運用,都有社區文化的想法,這樣落實到社區的資源就會源源不絕。

訊息來源:文化部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109546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