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包容過世 天氣 國土計畫法

人道援助海地 官民輸愛延續

中央社/ 2012.07.17 00:00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17日電)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海地,2年前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使重建的路漫長遙遠,台灣「新希望村」落成,不但提供災民實質援助,8月中旬路竹會也將持續前往義診,給予人道關懷。

海地強震造成約30萬人死亡,至少150萬人流離失所。總統馬英九在震後承諾在海地興建「新希望村」援助災民。

由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與外交部援助海地的「新希望村」工程,近日提前完工,在海地國際重建案有特殊意義。

負責興建新希望村的台商海外工程公司(OECC),自1999年起開始承建海地政府受台灣援贈貸款的各項工程,各種建案品質也通過大地震的考驗。

海外工程工司人員形容,海地首都太子港的重建工程雖陸續進行,但至今仍四處可見斷垣殘壁、滿目瘡痍,倒塌的房子,破碎的磚瓦、矮房,讓人怵目驚心。

在百廢待舉中,台灣援助海地重建案的進度受重視,海外工程公司董事長夏培麟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海地政府面臨災後重整、政治動盪、選舉、土地徵收等問題,需要時間協調,「雖然業主是紅十字會,但我們也很急」。

幸賴中華民國駐海地大使館的努力,OECC曾協助地震救災、整建,也早已深入當地,與政商界建立濃厚情誼,讓新希望村工程解決聯外道路與橋梁問題後,得以順利整地,提前完工,使當地人民實際受惠。

海地地震時OECC也是受災戶,但儘速修復損壞的建築,並協助台灣前往人道救援的消防署搜救隊、紅十字會、路竹會醫療團等團體救災。

對於當時情景,夏培麟說,海地辦事處協助運補、食宿、交通,讓救災人員全心發揮能量,「對友邦伸出援手,義不容辭」。

從台灣飛到海地要25小時,但重建之路更遙遠、漫長,為了讓「新希望村」居民自給自足,外交部與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合作,計畫在「新希望村」輔導耕種玉米、高粱、樹豆等雜糧作物。

協助海地災後重建,各項技藝訓練、衛生防疫生根計畫也持續進行,路竹會甚至自發性前往海地醫援不中斷。會長劉啟群說,預計今年8月18日將再度前往海地義診。

地震時,路竹會就出動60名醫護人員與志工,攜帶醫療器材設臨時醫療站,與國際醫療團體合作救災。

夏培麟回顧,當時中華民國駐海地大使館的傳統法式建築倒塌,是OECC副總經理張士錡透過海地南方工地衛星網路,才得以將災情傳回國內。

夏培麟說,張士錡不顧撤離的要求,決定堅守崗位,協助台商、大使館、技術團投入救災,並重回大使館廢墟,將傾倒的中華民國國旗降下摺好,護國旗的事跡讓他印象深刻。

他說,如今「新希望村」優質施工成果,深獲邦交國肯定,不負紅十字會與外交部所託,確保中華民國對當地援外計劃得以落實,對此感到欣慰。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