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楊力州談紀錄片:商業價值不是唯一

新頭殼newtalk/新頭殼newtalk 2012.07.12 00:00
新頭殼newtalk 2012.07.12 武陵/台北報導

文化部今(12)日舉行「文化國是論壇」,部長龍應台邀請中影董事長郭台強、導演朱延平、製片李烈、得藝公司總監蔡源鴻與紀錄片導演楊力州等電影界人士談論國片的「輔導金制度」。會中楊力州對於處於產業邊緣的紀錄片提出看法,他認為,對於紀錄片的輔導金制度,形式改變容易,但「更重要的是思惟」。

補助台灣電影產業的「國片輔導金制度」在今年首度將紀錄片獨立,增設紀錄片組。對此,楊力州表示,在輔導金機制中,紀錄片並沒有因此受到重視,而「只是一個點綴」。他表示,雖然今年紀錄片已獨立,但報名表還是使用通用的格式,遵循劇情片的邏輯,在表中詢問「男、女主角由誰飾演」。他認為「形式上改變容易,但重要的是思惟。」

楊力州認為,在以劇情、商業片為取向的輔導金制度中,紀錄片在評審專業背景的組成結構下難以突出。他認為紀錄片的評審應該獨立,讓紀錄片導演或社會學學者擔任,以做出更適當的輔導金評選。

楊力州認為,國片輔導金在文化部底下,應該以文化角度思考。他表示,「我們都有家庭相本,偶爾看看我們有什麼樣的歷史與動人故事;而紀錄片就是國家的家庭相本,我不會從中看有什麼樣商業利益價值。」因此他認為,應該思考紀錄片該不該以商業價值看待。

楊力州說,紀錄片由上個世紀發展至今,一直在做觀眾的拓展,但並非從戲院的立即票房或電視台的播映著手,而是在於校園和社區的放映。近幾年紀錄片在戲院中的優秀成績,「不是導演好,不是觀眾突然想看,而是學校老師或社區的放映慢慢造成的。」紀錄片以這種模式花了2、30年培養觀眾,而使得成績慢慢出來,因此他認為,如果將國片輔導的機制鎖定在戲院,對於觀眾培養的路程,仍舊會像8、90年代,是一段漫長的路程,所以必須回歸社區,對於電影下片後的的「事後補助機制」,必須納入政策中思考。

楊力州表示,紀錄片在台灣以一種多樣化的模式成長,需要政府機制再推一把,如此一來,在兩岸三地甚至亞洲,將會成為一種非常有魅力的電影類型。電影工作者在進行紀錄片拍攝時,會思考如何將台灣特有的文化特質推上院線。他認為有別於一般劇情片的特別形式,「紀錄片反而更有機會進入中國市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