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緬懷七七事變75年 台北中山堂開展

大台灣旅遊網/石靜怡 2012.07.10 00:00
  臺北市長郝龍斌7日與總統馬英九一起出席於中山堂舉行的「七七事變75周年紀念特展」開幕典禮。郝龍斌表示,當我們回顧七七事變,緬懷當年先烈先賢抗戰精神,記取歷史和經驗時,更要透過史實的呈現,讓年輕人知道七七事變對中華民國的深遠影響,讓年輕人從紀念特展中獲得啟發、感動和激勵,從國家前途發展的角度做出努力。

  馬總統開幕致詞時表示,七七事變揭開我國對日抗戰序幕,相關戰役總數約1萬多場、國軍官兵犧牲人數約322萬人,一般平民死傷更高達2,000多萬人,是我國史上規模最大、死傷人數最多及影響最深遠的民族禦侮戰爭。他轉述當年美國羅斯福總統曾說,中華民國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牽制了日本80%的陸軍及50%海軍軍力得以未投入太平洋戰爭。

  文化局長劉維公表示,75年前發生的七七事變對年輕一代來說是遙遠的事,文獻會在今年策展的舖陳上,有別於過去多偏重在戰事的敘述,嘗試以比較軟的調性來回顧這段歷史,除了史料照片外,更透過文學、當年畫報、版畫、郵票、紀錄片、音樂、電影等,來讓參訪者感受這段歷史。展區導覽摺頁,也別出心裁設計成傳統單張日曆,以紀念此一特殊的日子。八年抗戰「臺灣受苦、大陸受難」,不只改變了中華民國的歷史,也是臺灣命運的轉捩點。

  七七事變特展規劃兩大主題:一是八年抗戰歷史的回顧,一是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在「八年抗戰歷史的回顧」展區裡,概要以序曲、爆發、抵抗、大捷、失守、轉進、團結、關鍵、勝利等單元,圖文並茂簡潔的緬懷這段歷史。傳唱一時的抗戰歌曲如松花江上、杜鵑花等,背後皆有一段感人熱淚的創作故事;當時盛極一時的《良友》畫報,在八年抗戰期間對於戰爭及大後方生活皆有詳細報導,也都分別搭配在不同的主題展區。此外,展場亦特別以光牆呈現抗戰時期的版畫作品,民眾透過這些藝文作品更能體會當時的抗戰精神。

  在「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展區裡,則是呈現當時臺灣人民被迫捲入戰爭的無奈,從不同的視角觀照、填補這段罕為人知的抗日史實。抗戰8年期間,兩岸時間一致、空間不同,但「共同敵人」一樣是侵略者、壓迫者。當時有一批臺灣的知識青年,因不滿日人統治,遠離臺灣,進入中國,如翁俊明、李友邦、蕭道應、林正亨、謝東閔等皆赴中國從事抗日,這次特展亦將介紹這段臺灣抗日志士的英勇事蹟。

  七七事變展自2012年7月7日起在臺北市中山堂二樓展出至8月31日止,這裡曾是臺灣光復時日本受降典禮的所在地,在此回顧緬懷抗日史實可歌可泣的事件,更顯深刻意義。當年參戰將士的代表包括前四四兵工廠廠長退役少將鄭義波、臺灣抗日志士蕭道應之子蕭道平、抗日將士吉星文之子吉民立和高志航之子高耀漢等多人,均與會共同見證這段歷史。(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