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義大利「第19屆國際音樂學學會」臺灣傳統音樂揚聲國際

中央社/ 2012.07.06 00:00
義大利「第19屆國際音樂學學會」臺灣傳統音樂揚聲國際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0706 18:35:01)正當7月份世界書展主席高?]會議在台北舉行的同時,文化部所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也正參加在羅馬舉行的「第19屆國際音樂學學會」音樂文獻影音展,透過數位化影音的傳送與展示,將臺灣的古典音樂介紹給參加與會的學者專家,讓台灣傳統音樂的優美樂聲揚聲國際。

「國際音樂學學會」是音樂學研究的重要會議,與會者來自世界各地,探討類別多元包含音樂社會學、美學、博物館學、器樂、數位、錄影音、電影音樂、劇場音樂、民俗音樂,有圓桌會議、研究成果發表以及自由論述等,並設有30餘音樂影音出版品展示攤位。會議與展覽日期自7月1日起至7月7日止,參與學者約1000餘位,大會近年來突破以歐美為考量的型態,極力邀請亞洲國家參加,其中來自台灣學者共7位。

台灣學者的論述內容包含皮影戲音樂探討、原住民器樂分類之文化/社會認同、以台灣為例之文化認同等。在臺灣大學音樂研究所王櫻芬教授的鼓吹下,「臺灣音樂館」在極短的時間內,廣徵國內公部門音樂影音資料及蒐集「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音樂數位化資料庫前往羅馬設攤,展開為期一週的東方與西方音樂交集。第一天佈展完成即接到我國駐義大利台北代表處賴大使的關懷以及中華民國駐教廷王大使的親臨鼓勵。大會新任主席Univ. of Basilicata的教授 Dinko Fabris、知名音樂學學者Philip Gossett以及主辦位國立桑塔西西里音樂學院音樂館館長Annalisa Bini均前來展場道賀以及感激台灣團隊的參與,讓該會多元觸角以及促進東西方交集的遠景得以展現。

與會的蘇桂枝館主任表示,臺灣音樂館是國內唯一以音樂為主之專門單位,除有研究、保存、維護台灣音樂之功能外,亦進行推廣。她認為通常學者參加國際會議發表論文比較是屬於個自的學術領域成果發表與分享,做為公部門的展示則總是戰戰兢兢,惟恐丟了國家的門面,總需面面俱到,表達清晰。由於國內傳統音樂英文論述不多,此次的參展以影音為主,除公部門單位外,采風樂坊、十方樂集、風潮有聲出版均提供展品,透過音樂無國界的優勢,原住民音樂、南北管音樂、以及創新民謠等都還是能夠引起各方學者的好奇與認同,尤其數位網站如臺灣音樂館本身的《臺灣傳統音樂研究回顧展網站》、《臺灣傳統音樂年鑑》、以及國立師範大學的《原音之美:台灣原住民音樂數位典藏》均是富於教學與文化意涵的優質數位成果,透過介紹,學者們均讚揚台灣在數位化上的成就以及鍥而不捨保存與維護傳統音樂資源的精神。

為增強推廣效益,臺灣音樂館亦將所展示的114冊組的音樂CD以及書籍於展後贈與當地教廷宗座傳信大學(Pontificia Universita' Urbaniana)”之漢學研究單位,與更多人分享臺灣的音樂資源,讓不同類型與方式的國際化更為具體與落實。

訊息來源:文化部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108625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