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策劃人基朵(Caroline de Guitaut)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這次特展約有23件鑽石珠寶與首飾,是以歷史與藝術上的重要性,鑽石的切工及鑲製技術,做為挑選展示的依據標準。
她說,慶祝女王鑽禧,今年的展覽有特別的安排,非常難得一見的是1905年在南非發現,重達3106克拉,全球最大的鑽石,透明清澈完美無瑕。
1907年這個名為「庫里南」(Cullinan)的巨型鑽石,呈送給愛德華7世國王做為禮物,切割成9塊後,其中兩個鑲在王冠上,其它7塊則分別切割製作成胸針、項鍊和戒指。
這是第1次7個由Cullinan大型鑽石切割出來所做成的首飾,同時公開展出。女王經常穿戴這些鑽石飾品參加多項活動,最近一次是今年6月5日參加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的鑽禧感恩慶祝活動。
基朵說,另一個非常重要展品,是1821年專為喬治四世國王所做的鑽石王冠,上面有1333顆切工完美的鑽石,王冠之後傳給維多利亞女王,她經常戴著這個王冠參加公開活動,之後傳給亞歷山德拉王后、瑪麗王后、伊麗莎白王后,再交給伊麗莎白二世女王。
這個鑽石王冠是民眾最耳熟能詳的王冠,在英國與大英國協發行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肖像郵票,還有英鎊紙鈔及硬幣上的肖像,女王戴的就是這個王冠。
維多利亞女王是英國歷史上第1次慶祝登基60週年的君主,特展一開始陳列的是她生前喜愛的小型鑽石王冠,體積約為9x10公分,但鑲有1187顆鑽石,1897年慶祝鑽禧時,維多利亞女王也戴著它。
特展中同時安排兩個第1次公開展示的王冠,分別是亞歷山德拉王后的Kokoshnik王冠和1911年專為瑪麗王后製作的王冠,同樣燦爛奪目。
另外,亞歷山德拉王后在1902年參加愛德華七世國王登基大典所用鑲有鑽石的扇子;瑪麗王后所收購、鑲有3000顆鑽石的鼻煙盒;印度國王送給愛德華七世國王登基大典、鑲有2000多顆鑽石的寶劍;還有1953年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登基時所戴的成套項鍊和耳環,都讓人見證到英國王室令人驚嘆的珠寶收藏。
這項特展從30日起展到7月8日,7月31日再展至10月7日。(本文附有照片及影音)1010628
(王室收藏信託提供)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傳真 10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