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變變變 經典場景重現
中時電子報/李義/高雄報導
12 年前
看完「小小羅浮宮─種田陽平的美術世界」後,令人不禁要為那些隱身在幕後的電影美術巧奪天工的技藝按個讚。了解觸摸這些電影美術人員「無中生有」的功力後,再來看「種田陽平的電影世界」經典場景,電影真的變得有趣極了。
像是展出的「布景活現」區裡,可以看見電影場景與演員融合的特色,電影場景的製作思考,與其說要真實呈現,其實要說如何活生生的呈現更為重要。不過,這些布景在現實世界中無法延續生命,電影拍攝結束就立即被摧毀。
「風華再現」區裡,電影美術中對於仿古追求的命題。雖說要仿古,卻也要思考仿古到什麼程度最適合,這個展區看來可說是一場時光之旅。像是為《賽德克巴萊》打造的霧社街裡大小細節即是例證。
「幻象亞洲」區裡,為了覓景,種田陽平的足跡踏遍亞洲,在台灣發現遺失已久的日本文物,在日本卻又碰觸到台灣、韓國及中國的歷史破碎片段。於是,描繪於歌舞伎町展開愛恨情仇的電影《不夜城》裡,種田陽平就將歌舞伎町、中華街等景致融合成場景而獲獎。
「東西交會」區裡,東西交會的劇情讓故事豐富,卻苦了電影美術必須將東西方組合創造出場景。為《金陵十三釵》打造基督教堂時,種田陽平將腦海中的義大利、荷蘭、斯洛維尼亞、函館、長崎縣五島列島及中國各地的教堂,翻天覆地的全部絞碎融合再重生。
「小小作品世界」區裡,展示種田參與小品電影的製作,規模雖小,資金及時間也有限,但場景的虛構性更強烈。
「借物少女艾莉緹」區裡,是以曾在日本舉辦過的「借物少女艾莉緹X種田陽平展」為基礎而設計的,將二次元場景轉換為三次元立體場景,走入場景裡,觀眾也成為其中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