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華人(包含東南亞、台灣與中國)對犀牛角的需索無度,全球的犀牛在一世紀以來快速地消亡。非洲的西部黑犀牛與越南的爪哇犀同時在2011年被宣告絕種。而印尼產的蘇門答臘犀也僅剩下不到200頭。 印尼犀牛保育專家Wildodo Ramono宣布在6月23日凌晨零點四十五分左又,一頭名為Ratu的雌性蘇門答臘犀在蘇門答臘南部的一個保護區中產下一隻小犀,而這隻小犀則是這個物種在一百多年來,在全世界動物園與人工圈養環境中誕下的第四隻小犀。在此之前,其它三隻人工繁殖的蘇門答臘犀都是在美國的辛辛那提動物園出生,而這隻新北鼻的父親Andalas則是在2001年9月出生的人工圈養小犀。 在Andalas出生之前的人工圈養產仔記錄則是1889年加爾各答動物園。為了讓Ratu能夠交配,原本住在美國的Andalas被送到印尼。它們在2009時交配,然後Andalas在任務結束後又被帶回美國。 蘇門答臘犀在野外是非常隱密但也具有攻擊性的動物,因此除非是雌犀要交配,否則平時個體間保持很大距離,也就是說在野外的密度非常低。 位於美國的犀牛基金會執行長Susie Ellis表示,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事,而獸醫團隊將採取犀牛的胎盤以培養幹細胞,希望能夠對未來的疾病治療與復育有所貢獻。 事實上Ratu經歷過流產,但是在第二次懷孕時就成功並在16個月後產下小犀。 目前在印尼的Way Kambas保護區中只有三隻雌犀,而唯一的雄犀Torgamba在2011年死亡,使得Andalas成為其它雌犀受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