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震洋特攻隊隊員憶當年:每活1天 像多活1年

中時電子報/黃如萍/台北報導 2012.06.24 00:00
「這次回來,變化很大,但這是時代的潮流,想到這裡,一瞬間感覺到悲哀…」,曾為震洋特攻隊駐澎湖望安的第二十四大隊隊員波佐義明,在紀錄片拍攝團隊邀請下,重回望安鴛鴦窟特攻隊基地時有感而發的說,因為沒有真正上戰場,整個戰爭期間意識到死亡,就是在望安島的時候,所以印象非常深刻。

負責鴛鴦窟基地建置的若松祿郎隊長,越洋接受訪問時說,選擇望安是因為海岸的落差有兩公尺、前後距離有二十公尺,可以放船、還有隊員生活的空間,「從廣播中聽到天皇御音放送得知終戰消息,好像是在談別人的事的感覺」,回想起來還是令人懷念,那是所有隊員合力一起完成的事…。

「原來我們都是航空隊,準備要開飛機,被叫來後看到是要開船,很多人覺得受騙了!」今年八十九歲的波佐說,長官要他們寫遺書,並把頭髮和指甲剪下來,那時候一邊寫著,眼淚就把墨都暈散了,最後他寫了一首詩,把自己比喻成將散落的櫻花。

波佐表示,上午上課、下午訓練,目的就只是要衝撞敵船,每天都這樣,覺得自己像個傻瓜。訓練結束後船隊本來要去菲律賓,因戰爭狀況有點改變就轉往台灣。

「知道要留在台灣時,心裡覺得得救了!」波佐指出,他們到八罩島(望安),先負責監督當地居民挖格納壕,有隊員就和來工作的當地女孩談戀愛。

「知道戰敗了,艇的廢鐵部分,拆下來丟到海裡,其他木板部分就在海邊集中燒掉。」波佐說,原本應該和隊員一起衝向敵艦的特攻艇,誰會想到竟這樣平淡無奇的消失。

「我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島嶼烽煙》監製李崗說,快九十歲老特攻隊員與文史工作者蹲著話當年,簽遺囑卻苟活,每活一天就是多活一年,年少的回憶,心情卻是如此沉重!

紀錄片從特攻隊老隊員手持一張老照片憶往開始,李崗說,澎湖沒變,變的是歷史,他不想把紀錄片拍的很沉重,也不想拍成海角七號,過度使用戲劇張力,「也沒辦法像李安那樣為增加臨場感而做大規模歷史重現」,而在兼顧文史、觀光及戲劇等三面向下,以感性、理性及動畫寫實方式呈現,悲戚卻令人感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