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一生萬》 從勞改到名揚國際的王懷慶

欣傳媒/欣傳媒 2012.06.20 00:00

圖說:藝術家王懷慶作品《五千歲》,油畫,50x300cm,2003年。(北美館提供)

欣傳媒 | 記者林致婷/台北報導

在文革時期被下放勞改,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設計舞台,畫作足跡踏遍中國甚至名揚國際,創作風格融合東方文化底蘊與西方抽象形式,他是中國當代藝術家王懷慶,1960年代開始的創作之路,數度受邀至大陸及國際眾多專業美術機構展出並納入典藏,藝術成就備受肯定。如今2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策畫下,大師1980年代後的精采創作,將透過《一生萬:王懷慶藝術展》呈現,共計46件油畫與最新鋁合金立體裝置作品,完整呈現大 師多年來不斷蛻變的創作思維。

展覽主題《一生萬》,為藝術家借題自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用以呼應其創作「從單純東方文化基因出發與當代表達形式相結合」的過程。1944年北京出生,今年已68歲的王懷慶,1964年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就讀,文革期間1970年曾下放農村勞改,1971年起被指派至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擔任舞台美術設計工作,直到1979年考取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研究所,與同學成立「同代人畫會」,並在80年後策劃《同代人油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並至大陸各地巡展;1981年研究所畢業後更邁向國際,陸續參加法國巴黎春季沙龍展、全國美展等。

1985年,王懷慶的創作之路再創高峰,因參加在黃山舉行的全國油畫研討會,路途中經浙江紹興,拜訪魯迅故居,深深對江南水鄉的古文化氛圍、留存下來的老屋建築與古傢俱的紋路和結構所感動,自此其繪畫色彩漸簡化為黑白色系,對空間物件的具象表現轉向平面建構,開啟他探索與觀察物件結構再重組的視覺語彙,奠定其後來至今30年形塑個人獨特創作風格變化的起始點。王懷慶的藝術風格綜合東方文化底蘊與西方抽象形式,持續關注平面構成與色彩空間的抽象關係,發展出獨具一方的美學觀與藝術性格,成就他在中國當代藝術界具舉足輕重之地位。

《一生萬:王懷慶藝術展》展覽作品包含大師1991年以明式太師椅為主角作品《大明風度》,該畫曾獲「91年中國油畫年展」金獎;2000年創作巨幅油畫《一生萬-3》,將木質碎片放至現場牆面,使畫作進而轉化為裝置作品。同時首度展出四件2011-2012年,以鋁合金為媒材製作的立體雕塑作品,最為令人耳目一新,而立體作品卻仍可以掛在牆面欣賞,更是突顯其充滿自由因子與實驗性的突破嘗試。8月5日前北美館地下樓《一生萬》,呈現大師過去30年至今的經典作品,要讓台灣民眾透過創作認識王懷慶開放自由的藝術揮灑。

【延伸資訊】北美館:www.tfam.museum地址:臺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號電話:(02)2595-7656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