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搶銀行其實不划算 風險高報酬低

新頭殼newtalk/新頭殼newtalk 2012.06.20 00:00
新頭殼newtalk 2012.06.20李連傑/綜合報導

搶銀行或許能發財,但是英國3名經濟學家花了一些心力研究,以精確的算式和成本的概念,告訴大眾:平均下來,搶銀行的回報只是垃圾。

這篇發表於英國皇家統計學會(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的論文中還說,從英國和美國銀行搶案的減少,刧匪可能也做了類似的分析。畢竟這是得不償失的工作,不是事前動動腦、臨場再花個幾分鐘動手那麼單純。

3名經濟學家的數據來自英國銀行家協會(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2007年,英國1萬零500家銀行、分行總共發生106起搶案,其中1/3空手而歸。平均每次得手折合約3.16萬美元;平均每次1.6人作案,平均每人每次分得1.975萬美元。

英國人一年的平均工資折合約4萬美元;以每次分得1.975萬美元來計算,刧匪1年至少要搶2次銀行,才勉強算是「正常收入」。但,風險呢?

論文指出,不論在英國或美國,搶銀行當時或事後被捕的機率約為20%,但高達80%安全率並沒有表面上那麼牢靠。

經濟學家此時列了簡單的算式:0.8 × 0.8 × 0.8 = 0.512;意思是到了第3次,搶完銀行不被逮捕的機率還勉強在5成以上,第4次就低於5成了。如果有一半以上的機會被捕,精明的匪徒就會重新思考了。

如果1年必須幹2票才能和正常人一樣過活,而且第2年可能就被逮進牢裡,這樣的工作未免風險太高,而投資報酬率太低。

共同完成論文的3名教授是英國蕯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的巴里•賴利(Barry Reilly),和蕯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的尼爾•里克曼(Neil Rickman)、羅伯特•維特(Robert Witt)。他們總結說,統計能在各方面幫助生活。

影片是娛樂性質的樂高玩具「如何不搶銀行」(How to Not Rob a Bank),或許呼應了這3名經濟學家的觀點。[完整的影音請至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26321]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