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中影文化城
影史上所謂的「台灣新電影」,普遍以楊德昌、柯一正、張毅、陶德辰4位年輕導演合作的《光陰的故事》作為濫觴。當年正是在明驥的慧眼與膽識之下,才讓這部電影成為台灣影史的分水嶺。
明驥原政戰情報出身,被調到中影製片廠擔任廠長後,力主興建中影文化城,作為拍片基地與營收管道,並成立電影技術人員訓練班,培養出攝影師李屏賓、錄音師杜篤之、剪接師廖慶松等,如今皆享譽國際影壇。當年,他曾製作了李行的《汪洋中的一條船》、白景瑞的《皇天后土》等作品,但在1977年出任中影總經理後,卻因耗資4、5000萬的政策大片《辛亥雙十》、《大湖英烈》票房不理想,拍片計畫遭上級凍結。
侯孝賢導演回憶,明驥手法明快特別,能立即掌握時機,更有魄力付諸行動。當時他大刀闊斧為中影進行改革,1980年找來還不滿30歲的作家小野、吳念真進入製片部企畫組,還請來滾石唱片老闆段鍾沂加強行銷,並起用剛從國外學電影回台的年輕導演,隨即在1982年以《光陰的故事》、《小畢的故事》兩部低成本電影小兵立大功,台灣電影從此邁入「台灣新電影」階段,更讓楊德昌、侯孝賢、柯一正、陳坤厚、張毅等導演成為台灣電影健將,至今影響深遠。
用前途呵護年輕人
明驥弟子吳念真在臉書悼念恩師:「我不敢說他是『台灣新電影』之父,但,他絕對是催生者、呵護者。他以自己的官運和前途做賭注,呵護著一群年輕氣盛的創作者在1980年代完成許多重要的作品,包括《光陰的故事》、《小畢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海灘的一天》等等。許多年輕的導演,包括楊德昌、張毅、柯一正、萬仁等等,都是在他的任內完成他們的第一部電影,而在這之前,明先生完全不認識他們。他不認識他們,但完全信任,一如在這之前,他把我和小野找去中影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