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污水下水道普及率近七成 淡水河整治見成效

台灣好新聞/ 2012.06.15 00:00
記者王郁淳/臺北報導

臺北市污水下水道門牌戶數接管普及率至民國101年5月底達68.65%,衛工處並輔以礫間淨化現地處理、晴天污水截流等措施,強化污水淨化處理,淡水河系魚種由14種增加至89種,基隆河大直橋河段也有漢氏螳臂蟹的蹤跡,顯示河川水質日漸淨化。衛工處辦理的忠孝礫間現地處理及忠孝截流等設施即將於101年7月進行試運轉,屆時將進一步削減淡水河污染。

衛工處長陳永輝說,忠孝礫間淨化現地處理設施及忠孝截流設施都預定在101年7月展開試運轉,其中忠孝礫間淨化現地處理設施每日處理量為27,000立方公尺,忠孝截流站每日截流量為18,000立方公尺,預計可削減河川污染量相當於3萬8,250人。

衛工處設計科長李光軒指出,目前臺北市近7成的家戶污水經由公共污水下水道輸送至污水處理廠淨化,衛工處並已設置12處晴天污水截流站,以及4處礫間淨化現地處理設施,做為第二道防線,每天污水處理量約100萬立方公尺,有效維護淡水河系河川水質與生態。

李光軒進一步指出,淡水河經過長期整治,隨著水質逐漸改善,生態環境漸漸恢復,依據行政院環保署淡水河流域污染整治生態效益調查報告,淡水河魚種變多,位於中、下游河段人口活動密集區域,魚種由民國71年的14種大幅增加到98年的89種,更發現迴游性魚種,如日本禿頭鯊、眼班厚唇鯊以及消失多年的翹嘴紅鮊。衛工處環境監測資料顯示,自99年起基隆河大直橋河段還發現有漢氏螳臂蟹的蹤跡。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