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福克蘭群島爭議 英2013公投決定

新頭殼newtalk/新頭殼newtalk 2012.06.13 00:00
新頭殼newtalk 2012.06.13 文/江雅綺

記得以前在歷史課本讀過,英國和阿根廷曾為了「福克蘭群島」發生戰爭,當時課本上寫英國在這場戰爭中獲勝,但我卻一直到了英國,才進一步了解,位於阿根廷東南外海的福克蘭群島,至今仍是英阿之間的燙手議題。

1982年,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在經濟衰退社會動盪的局面下,強勢決定開戰,一舉得勝,當時不但讓「日落帝國」的士氣一振,也將柴契爾夫人的聲望推向高峰。

但福克蘭島戰爭的歷史,由阿根廷或英國寫來,可能完全不同。每年的4月2日,是福克蘭戰爭紀念日,當英國慶祝著勝利的喜悅,阿根廷則對當年的失敗感到悲憤與失落。對英國來說,福克蘭群島是1833年以來即擁有的海外領土,而1982年阿根廷忽然進攻,英國是被動防衛。但對阿根廷而言,這個被當地人叫作「Malvinas」的群島原本不屬於英國,阿根廷由前宗主國西班牙繼承了權利,因此擁有該群島的主權,殖民者透過強權掠奪然後拒不歸還,阿根廷才是正當的主人。

1982年後,阿根廷年年向國際組織主張福克蘭群島的主權。2012年,恰好是福克蘭戰爭三十周年,福克蘭群島的緊張局面更有升高的趨勢。 2011年12月,包含阿根廷在內的南方共同市場國家,宣佈對福克蘭群島進行經濟封鎖;2012年1月,英國表示要派出最先進的45型驅逐艦和一艘核潛艇至福克蘭海域巡邏宣誓主權;2月2日,威廉王子以軍人身份,抵達福克蘭群島,並在福克蘭駐軍中服役數周。4月2日,戰爭三十週年紀念日,數百位阿根廷民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英國大使館門外丟石塊及燃燒彈,抗議英國對福克蘭群島的殖民統治。本周,阿根廷的首相克莉絲汀娜(Cristina Fernández de Kirchner),求見聯合國的官員,抗議「殖民主義」,並企圖將福克蘭群島的主權議題和敘利亞內戰以及歐元危機,列於同一等級討論。

對阿根廷不斷強調主權的行動,英國政府當然不會接受。但諷刺的是,現在的英國首相卡麥隆,所面臨的執政困境,和當年的柴契爾夫人,正有異曲同工之妙:高失業率,低經濟成長,削減公共開支,鼓勵私有投資。不同的只是,由於全球化和歐盟的統合,歐債風暴中,德國掌握歐盟主導權,德國總理梅克爾主張的財政聯盟,英國拒絕參加,更有邊緣化的危機。

在這樣的背景下,阿根廷不斷向英國施壓,要求就福克蘭主權進行談判,但英國則堅持「住民自決權」(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認為福克蘭群島的未來,應該由當地民眾公投決定。其實長久以來,英國政府一直堅信福克蘭島居民的「國家認同」,乃是英國。因此,英國可以透過公投結果,進一步向國際社會確認主權。

1982年的戰爭,持續74天,造成649名阿根廷人、255名英國軍人和3名當地島民死亡。今日到了島上,還能看到已由圍籬隔起的地雷區(已清除),標誌著當年戰爭的殘酷。

但除了戰爭的遺跡,島上的生活相當平靜。三千多名居住人口,多半是英國血統,生活消費較英國本島為低,居民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除了國防和外交事務外,它有自己的立法與行政系統,由居民投票選出的八名議會代表負責,另外,還有一位英國指派的總督(governor),主要做為福克蘭群島和英國政府之間的溝通管道。

由於阿根廷在聯合國的進逼,卡麥隆已經在日前強調,將於2013年上半年舉行公投,屆時福克蘭群島的歸屬,或許就能塵埃落定。

(作者江雅綺為新頭殼英國特約作家)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