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培養新青年 沙國獎勵海外進修

立報/李威撰 2012.06.12 00:00
【編譯李威撰整理報導】穿戴黑色面紗的馬茲亞德(Maha Mazyad)前往首都利雅德參加工作博覽會,邊看徵才傳單,一心想進入大型公司上班。如果這事情發生在幾年前,馬茲亞德肯定會遭到親友們的強烈反對。據《路透》報導,今年27歲的馬茲亞德來自麥地那,她的手提包塞滿了徵才廣告,「現在有很多女孩出國念書,拓展她們的視野。過去3年間,我的女性友人在心態上有了許多改變。」她說。過去7年的時間裡,沙國政府出資贊助獎學金計畫,讓成千上萬年輕人出國念書,增加年輕人的工作前景,並讓這個保守王國打開更寬闊的視野。當時馬茲亞德參加政府的計畫,想法也產生了改變。獲得國王阿布杜拉獎學金計畫的年輕人,可獲得1個月的津貼,讓家人陪同出國。拿到獎學金的女性,則必須有一名男性陪伴才能出國。派駐在利雅德的美國大使史密斯(James B. Smith)表示,光是今年在國外念書的沙烏地阿拉伯學生就有13萬,其中有半數前往美國。窮學生也有機會留學據《阿拉伯新聞報》(Arab News)去年12月的報導,這項由國家出資的獎學金計畫,花費超過2百億里亞爾(約新台幣1,590億)。政府希望,沙國本地人未來能取代高薪的沙國外籍工作者,並降低年輕人的失業率。除此之外,沙烏地阿拉伯當局希望藉此讓社會逐日變得更加開放。沙烏地文化使命(Saudi Cultural Mission)的社會文化事務主任阿卡拉夫(Mody Alkhalaf)在2010年一場會議上表示,領獎學金的學生不只要去念書,還要學習當地風土民情,「打破刻板印象並建立橋梁」。她說,國王阿布杜拉要年輕阿拉伯人去「認識世界,並讓世界認識他們」沙烏地阿拉伯的學者、政治及社會分析家們表示,當大批20多歲的年輕學子從紐約、倫敦、多倫多及雪梨等地歸國後,證明政府的政策著實發揮了效用。分析家與參與計畫的學生認為,真正的不同在於,獎學金不是只給那些在大都市地區接受私人教育的精英,受惠的還包括來自貧困小鎮的年輕人。美國歷經911事件,19名劫機客有15人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因此美國人對沙國民眾較多猜疑。不過,阿拉伯仍有不少學生得到獎學金前往美國讀書,除中國與印度外,阿拉伯已是美國第3大的外籍學生群體。馬歇爾大學的國際計畫中心主任伊格諾(Egnor)表示,「暴露在多元性當中,確實豐富了我們的學生。」「大多數的美國學生都是第一代大學生(first-generation,指父母來自外國但卻在本地出生的學生),跟國外來的學生接觸是教育的重要一環。這對他們適應未來工作及生存環境有所助益。」但美國有些遊說團體不滿大量阿拉伯人前來就學,像「美國邊境管制」(U.S. Border Control)就抱怨,這「可能將更多恐怖分子」引進美國。然而,跟學生直接接觸的教育工作者卻不這麼認為,反替學生抱怨取得簽證的困難度。紐約的國際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負責人古德曼(Allan Goodman)表示:「來美國的國際學生大概是被調查得最嚴密的對象,他們嚴格查看那些穿越國界來到這裡的團體。」沙烏地阿拉伯的改革派官員,在教育制度的改革上,經常飽受他人批評。沙烏地阿拉伯過去的教育制度,強調宗教課程並灌輸不容忍的觀念,使得年輕人無法提前為現代經濟生活做好萬全準備。除此之外,語言課程及理工科目較不受到重視。體驗比文憑重要911事件後,沙國內部發生好幾起爆炸案,使得政府開始有意展開改革。然而,面對官僚及保守宗教人士的抵抗,改革只成功了一半。對改革人士來說,把學生直接送出國是最快的方法。批評改革的人士,透過網路及電視等媒體,把吸菸人數增加、婦女不再穿戴傳統面紗等現象,通通怪罪給當局的獎學金計畫,批評這項政策為沙國帶來負面影響。 保守派的宗教領袖奧瑟•奧瑪(Sheikh Nasser al-Omar)表示,「如果獎學金將我們的孩子給西化,想想我們的女兒會被西化成甚麼樣子。」「獎學金把不幸帶進我們的國家。」在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唸公共與經濟政策的卡坦(Faisal Kattan)今年24歲,他說:「我理解那種恐懼,沙烏地阿拉伯特別重視穩定。」但卡坦也說,當保守派人士也取得獎學金之後,便軟化原先的批判。在沙國,出國念書早就不是新鮮事。二戰以後,當沙國主要還是游牧社會的時後,就已經有不少學生搭噴射機遠赴美國念書。沙國許多高階商業人士及學術分子,過去都是在西方國家求學。但隨著人口增加,除了有錢人之外,許多人不再能夠負擔出國念書的費用。在一間大型電信公司擔任主管職的29歲青年秀威爾(Bandar al-Showair)表示:「比起1990年代,1970年代反而更寬容;更開放。我認為,狀況開始有轉變。」秀威爾是國王阿布杜拉2005年推出獎學金計畫後,第一批旅外的學生,他在美國的北卡羅來納州取得資訊科技的碩士學位。他說:「當我拿自己跟那些沒有出國的人比較時,你可以發現有所不同。這無關乎得到學位與否,而是跟文化、新觀念及新生活方式有關。」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