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建築畢展/龔書章:準建築人應建構自我價值

欣傳媒/欣傳媒 2012.06.11 00:00

圖說:透過交大建築全所師生約50人的努力,近年來已替台灣建築環境樹立起不少重要的論述,龔書章說,中間很重要的信仰,就是樂觀,且不讓自己有私毫悲觀的權利。(圖龔書章提供)

欣傳媒 | 記者葉穎/台北報導

「我從來都是樂觀的,因為我認為我們從事建築這個讓社會更好的職業,從來沒有悲觀的權力!不同於藝術家重在表達個人情感,建築師面對各種跟社會的溝通與公共性時,唯有樂觀,才有可能讓整體都朝著好的方向前去。」身為建築教育者,也在建築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交大建築所所長龔書章這樣說,而這似乎也道出建築人不論是否在設計崗位上,亦或者扮演其他社會要角時,何等的態度才無愧於曾經所受過那樣扎實的訓練。

龔書章說,他一直都以為,在學校裡訓練的是建築人而不是建築師而已!他說,在建築教育裏,技術的訓練是唯一重要的部分,「我從來不認為學校是訓練馬上可以上線。」反倒是有沒有讓學生從中建構出自我的價值與建築倫理才是他心中最在乎的。

他認為,一個好的建築人不單單是理解設計,而是要能夠觀照公共性、關注於人,並且知道這時代發生著什麼事情。因為建築這個領域裏,不會單單只有設計一個項目而已,它包含的面向,概括了溝通、人與人的相處、管理、技術的認知、經濟跟市場的了解,甚至是對於藝術的興趣…,沒有一個人可以全面一手包,但一旦自己被放在哪個位置時,就要知道自己所扮演的是什麼,這就是所謂的職業倫理。他看過許多建築系畢業的學生,一旦走出了校園就以建築設計為唯一目標,執著到即便協助繪圖或者處理週邊繁瑣的事務都不願意,他認為,這樣的界定是錯誤的!「絕對不要以為建築系4到5年唸下來,沒有在做設計就是毀滅,那是不正確的。總歸畢業設計的用意是要學生們從中懂得什麼叫做好的建築,而且透過實際的演練操作,去切身了解完成一個好建築的難度,進而從中建立起價值觀並認識自己。換句話說,縱使未來不一定是作建築、是設計師,即便成為業主一方,或者是營造端,這些訓練都勢必有所幫助。」

而且,當價值觀建立並且認清了自己之後,才有可能在面對職場的環境裏,即便是當一個動畫師、雜誌編輯、策展人…等都會有所發展。

他以自己曾是建築公司負責人的經驗表示,這幾年職場的歷練下來,往往面對剛入社會、進到自己公司的新鮮人,單從眼神與勇敢與否,就可以看出有沒有在這個產業裏發展的潛力。他說:「如果畢業生進入到社會當中,面對職場,只要有勇敢,即便再怎麼不懂,都可以作得很好。」

而過去許多發自業界的不鳴之聲,往往都指向畢業生無法從學院的環境接軌實務界。龔書章說,其實,他認為關鍵點便不在技術上面,而是態度!

所以,身為建築系所的老師,龔書章認為,目前要幫助學生最大的課題便是不只推崇設計,並且找到學校各自定位的多元方向下,讓學生們懂得從設計課題中走入現實;而所謂的「走入現實」並非立即與實務界接軌,而是從閉門造車的房間裡走出來!他認為,如果總是關在房子裡、關在電腦前去想像外太空的狀態,所完成出來的成果就難以避免染上天馬行空的氣味,鮮少能替當下的時空留下有所建設性的軌跡。「但如果可以是進入到現實狀態裡面,卻又以超脫的、創新的眼睛,提出觀點,創造出新的想像,將設計最難達到的目標。」

他以自己的經驗為例,即便距離校園生活已然有30年之久,他還是常常在面對許多課題時感受到自己在東海建築、在哈佛建築所受到的影響,「這簡直就像是我在血液裡留有東海跟哈佛的基因一樣。」他說。

另一方面,除了給畢業生與建築教育體制下老師們的提醒之外,呼應業界對於畢業生們的期待,他說,產業界也需要做好準備,去接納這些年輕人。

所以如果業界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勢必就會在迎接新一代初初進入體制之前,就做好補足對方可能不會與不能的工作分配機制,同時,也做好認同並推崇對方能與會的部分。但是,反觀如果業界一方永遠都維持在舊的觀點當中,用這樣的框架去要求新一代符合條件,那麼,這樣的磨合是永遠不可能達成共識的。

但如果認同也推崇於這個時代本是一步一步前進的觀念,那麼,他絕對相信下一代是強過這一代的!也許就如同他在一開始所說,絲毫不容許自己有分毫悲觀的權力,而是透過篤定的信念,讓建築的力量以教學、以作品的呈現、以學術的感染力,正向的找到方法,且繼續與時代的脈進一同前行。更多建築旅遊資訊,請上【建築行腳】專輯!!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111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