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社論:向民進黨進一言

立報/社論 2012.06.10 00:00
蔡英文在卸任前就表明,民進黨要「加強與中國的互動」,新任黨主席蘇貞昌當選的第一時刻,即拋出上任後將恢復中國事務部,並創設「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構想,指出希望透過對話,凝聚中國政策。同時,前行政院院長謝長廷進一步提出「四大理由」,認為民進黨應該與中國大陸交流,否則將永遠當在野黨。

蔡、蘇、謝有志一同主張民進黨應該加強與中國的對話和交流,三人之中,只有謝長廷提出完整的論述,並出版成書,另外兩人的「八字真言」和「台灣共識」都是在上回總統初選和大選時,勉強拋出來的口號,缺乏具體內容。不過,外傳蘇貞昌有意邀請謝長廷出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可說展現誠意,適才適所。這是我們所樂見,畢竟作為最大的在野黨,民進黨中國政策絕不僅是自己的家內事,也是關係台灣整體利益,尤其與中下階層民眾權益息息相關的公共事務。

因此,我們在此向民進黨進一言,以期待在蔡、蘇、謝三人共識下,由謝出面主導的民進黨中國政策,能夠開創新局。首先,民進黨應舉辦中國政策大辯論,理由有三:辯論可凝聚黨內共識,同時增加社會支持,不是閉門造車,討論完成後,才要求社會各界接受;第二,黨內中國政策歧異頗大,須由辯論來確定方向,辯論不必進入細節,但必須確定大方向,否則誰一馬當先,可能都無法整合黨內的不同意見;第三,中國政策要能贏得台灣民眾信任,獲得對岸當局接受,這需要時間來落實與累積,而瞄準2016是民進黨調整中國政策的最大動力,若無法透過辯論確定方向,中國事務委員會可能蹉跎於協調整合,或試誤後再調整,恐怕錯過了改變的黃金時機。

其次,為了與中國對口交流,應該分立「中國事務委員會」及「中國事務部」,讓決策和執行符合二元設計,恰好對應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及「台灣工作辦公室」(同「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即「台辦」)。不過,相較於中國兩個單位能夠一條鞭的貫徹決策與執行,民進黨的「委員會」和「事務部」也要確保能緊密配合,否則「委員會」可能形同虛設,變成只是讓百家爭鳴的平台,而「事務部」自行其事,沒有方向。質是,「委員會」執行長或「事務部」主任應交由「委員會」主委來任命,否則「手腦不協調」,也就枉費了蘇貞昌邀請謝長廷合作的美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