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5月國債降 張盛和:調高舉債上限機率不大

中央廣播電台/陳林幸虹 2012.06.07 00:00
財政部今天(7日)發布最新國債鐘,在連續6個月增加後,債務水位首次下降,但國債已占前3年平均國民生產毛額(GNP)比重約37%,瀕臨40%的法定上限。財政部長張盛和今天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答詢時表示,在財政赤字逐漸改善的情況下,未來調高中央政府40%舉債上限的可能性不大。

財政部公布最新國債鐘,一直到今年5月底止,中央政府一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新台幣4.93兆元,平均每人負擔債務22.3萬元,由於比4月減債500多億,因此國債也在連續6個月增加後,債務水位首次下降。

但目前國債已占前3年平均國民生產毛額(GNP)比重約37%,瀕臨40%的法定上限,舉債空間只剩新台幣5千多億。立委質詢財政部長張盛和,是否有可能調高舉債上限?張盛和則表示,未來3年不大可能發生像是2008年金融風暴或是莫拉克風災等需要舉債的事件,因此調高舉債上限的可能性不大。

張盛和也指出,不需擔憂台灣的國債會演變成像歐債的情況。張盛和說:『(原音)我們是零外債。第二我國發的債,幾乎都是國內金融機構持有,很多都是國營事業,它們沒有倒債的問題,不像外債會發生擠兌的問題,第三點,我們的利率非常低,我們發的債,債務成本很低,債限也是在全世界算低的,債限規定在40%,我們沒有破表。歐盟規定60%,日本則是沒有債限。』

張盛和也認為,外界對於國債雖然不用太過樂觀,但也不必過度憂慮,在財政赤字逐漸改善的情況下,國債破表的可能性不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