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猛喝四物湯? 醫:了解體質 對症下藥

欣傳媒/欣傳媒 2012.06.01 00:00

圖說:有些女性喝完四物湯會口乾舌燥,必須將熟地(下中)換成生地(左)。(陳德偉攝)

欣傳媒 | 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許多民眾認為中藥溫和不會傷身,因此以中藥補身、調養沒有節制,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委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主任醫師陳旺全提醒民眾,「中藥可治病,不過必須經過中醫師指示使用才安全」。另外,很多女性認為生理期後一定要喝四物湯補血,這觀念到底對不對?陳旺全醫師則說,應確認個人體質,再對症下藥,才是正確觀念。

有超過6成女性誤以為生理期過後一定要喝四物湯補血,但胡亂補小心身體出狀況。陳旺全醫師說,有些女性喝完四物湯,會口乾舌燥、長痘痘,代表太燥熱,必須將熟地換成生地,有些人則是會氣虛血瘀(會眩暈腰痠、月經量少),則須將白芍換赤芍;他指出,重要的是必須讓醫師確認個人體質,再對症下藥,才是正確觀念。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養生,不過就醫觀念是否足夠?值得大家關注;《康健》雜誌調查發現,高達8成6的民眾誤以為治病要找西醫、保健調養則找中醫,如此反而延誤治療時機。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孫茂峰指出,其實中醫仍是以治病為主,也可看急、重症,對於不孕症、過敏性疾病、神經性疾病等都能診治,且對癌症、中風、洗腎等病症後續調養也有不錯效果。

陳旺全醫師表示,如果有病患胸痛而來就診,結果發現是可能是心肌梗塞徵兆,這種急性病症,「就立即告訴病患要到西醫做詳細檢查,對症下藥,才有準確性、速效性。」

孫茂峰醫師說,中西醫共治已是未來趨勢,「兩者互補、相互輔助相當重要,不管中醫或西醫,醫師都必須具備診斷、鑑別診斷的能力」;他表示,西醫的詳細病理檢查、中醫的治療調養,兩者妥善結合,可給予病患更好的治療品質。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