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科學珍聞】恐龍怎麼變成鳥?童顏巨腦是關鍵

yam蕃薯藤新聞/廖士睿 撰稿 2012.05.31 00:00
  台灣社會近幾年來非常瘋迷「童顏巨X」,不管是真有其事還是PS(photoshop)照片,所謂的童顏一定要具備超大眼睛、比較圓的頭形、和較短的下顎。沒想到,這個現象也發生在恐龍演化成鳥的歷程上。哈佛大學與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學者發現恐龍演化成鳥類的秘密之一便是「維持小恐龍的頭形卻縮短性成熟的時間」。   鳥類演化自恐龍已經是公認可被接受的假說,科學家發現根據化石證據,恐龍通常要好幾年才能達到性成熟,但鳥類大約在12週就可達性成熟,而這種發育上的加速也使得鳥類的頭部形態保留了恐龍幼體的樣子。哈佛大學教授Akhat Abzhanov說:「這個發現告訴我們古生物的發育現象對形塑現代生物的重要性」。鳥類是所有陸生脊椎動物中演化最成功的類群,牠們在征服天空之後,已經出現至少一萬個種類。研究人員發現恐龍的上下顎通常比較長而且有牙齒,但是鳥類卻有較短的上下頷與退化的牙齒,以及相對來說比較大的眼與腦部,這與恐龍的幼體是非常類似的。   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哈佛大學的博士班研究生Bhart-Anjan Bhullar說:「這個議題是前所未聞的創見」。他們使用X光顯影來比較從霸王龍到現生鳥類的頭骨結構,經過形態測量學的計算分析以後,得到鳥類的頭部之所以看起來像小恐龍,是因為在演化過程中發生「幼態成熟」的現象。「幼態成熟」意指動物保留幼體的外形但已達性成熟的現象,而這個現象在現生的許多生物,例如蠑螈與雙翅目昆蟲中也曾被發現。作者之一的Bullar認為:科學家對鳥類如何從恐龍演變而來在過去都著重於飛行、羽毛、護幼行為方面的演進,這個新發現顯示這個演化歷程遠比想像中的還要複雜。 這個研究發表在近期的自然期刊:Bhart-Anjan S. Bhullar, Jesús Marugán-Lobón, Fernando Racimo, Gabe S. Bever, Timothy B. Rowe, Mark A. Norell, Arhat Abzhanov. Birds have paedomorphic dinosaur skulls. Nature, 2012; DOI: 10.1038/nature11146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