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當亂講比開講更真實期待多元尊重新世界

中時電子報/(執筆:楊舒媚、何榮幸) 2012.05.31 00:00
從早年的廟口清談、電台call in,到現在的計程車司機、政論節目,全民「開講」一直是言論自由突圍象徵,解嚴後更是推動民主化的重要動力。但是,台灣言論自由反而加深了藍綠撕裂對立,模仿「2100全民開講」起家的「全民最大黨」系列節目更成為人民解悶出口,顯示「開講」現象必須深刻反思才能讓社會傷口重新癒合。

1993年「2100全民開講」節目帶動call in風潮後,政論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是,政論節目與名嘴愈探討政治議題,台灣社會就愈撕裂,人民也更加鬱悶;於是,2002年底模仿「2100全民開講」的「全民亂講」誕生,然後一路隨著台灣政治氣氛轉型,陸續改名「全民大悶鍋」、「全民最大黨」,不變的是對於政治人物的嘲諷態度。

有趣的是,當部分談話性節目「走火入魔」,在藝人Makiyo事件中由名嘴表演「還原現場」之際,連「全民最大黨」擅長模仿秀的郭子乾等人都看得瞠目結舌,大嘆「他們演得比我們還真」。

當「全民最大黨」反過來模仿政論節目主持人及名嘴在Makiyo事件中的演出,進而發揮某種程度的「煞車」效果時,台灣的「開講」現象已進入另一個「真假難辨」階段。結果,冒牌新聞比正牌新聞更真實,小丑講的話比蛋頭學者更有權威,知名專欄作家江春男認為,「我覺得他們的貢獻比那些政論節目大。」

資深媒體人王健壯則如此形容「諷喻體」在台灣的發展,「以文學的語言講,相較於美國「週末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Jon Stewart 的表演等同一篇社論,台灣CoCo的政治漫畫算是一種小品,《給我報報》是散文,『全民最大黨』像一篇專欄,至於那些政論節目,那是『亂講』了。」

政論節目各擁深藍、深綠支持者,已不斷強化台灣社會兩極撕裂現象。台灣言論自由的提升,一方面有賴於《集遊法》等與時俱進修法,以落實憲法保障的集會結社自由,另一方面則有賴於人民以「公民意識」取代「藍綠意識」,並且重視「容忍」、「尊重」等言論自由真正內涵。

當藍綠陣營、台灣社會能夠真正了解「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時,台灣的言論自由、民主品質才能實質提昇,多元、包容的民主更將是台灣的驕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