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5/31
--1902年:南非波耳人投降,並與英國簽訂佛里尼京條約,波耳戰爭結束。
--1906年:西班牙國王阿芳索13世在婚禮後遇襲,倖免於難。
--1924年(民國13年):中蘇簽訂北京協定,中國承認俄國蘇維埃政府。
--1961年(民國50年):南非脫離大英國協獨立,成立共和國。
--1962年(民國51年):二次大戰期間參與納粹滅絕猶太人行動的德國戰犯艾希曼,被以色列處以絞刑。
--1970年(民國59年):秘魯北部發生嚴重地震,6萬多人喪生,20多萬人受傷。
--1974年(民國63年):中華民國與馬來西亞斷絕外交關係。
--1976年(民國65年):東帝汶臨時政府宣布與印尼合併。
--1991年(民國80年):長達17年的安哥拉內戰結束,交戰雙方在葡萄牙里斯本簽署和平協定。
--1995年(民國84年):美國聯合11個盟國聯手拉抬美元,連帶刺激紐約股市大漲。
--1996年(民國85年):以色列總理及國會大選投票結果揭曉,右派反對黨、自由黨黨魁納坦雅胡以近3萬票擊敗現任總理裴瑞斯。
--1997年(民國86年):中油表示,苗栗白沙屯八號井發現大量油氣,初估可採3.1 億立方公尺天然氣,將是近20年來最大產量。
--2001年(民國90年):素有「台灣科技之父」之稱的總統府資政李國鼎病逝,享年92歲。
--2002年(民國91年):歐盟15國同時批准1997年頒布的京都議定書,以抑制全球溫室效應。
--2004年(民國93年):新加坡執政人民行動黨宣布,該黨已正式通過由李顯龍出任新加坡下一屆總理。
--2005年(民國94年):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金融重建基金」條例,將於2005年7 月10日屆期結束的金融重建基金延長至2010年,並增加至新台幣1100億元。
--2006年(民國95年):面對第一家庭成員陷入弊案,國親在立法院提罷免總統案,總統陳水扁宣布將憲法外的政黨權力,徹底下放。
--2011年(民國100年):終止塑化劑行動日零時啟動,各縣市大執法,行政院跨部會動起來,衛生署提交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衛生、教育、民政、法務體系投入更多人力,展現清除「塑毒」決心;埃及社會運動分子和部落客施壓軍方統治者,調查軍人虐待示威民眾的指控,包括士兵對拘押的女性「貞操檢測」在內;香港食物安全中心30日晚間公布化驗結果發現,由台灣進口的2種運動飲料被驗出含有塑化劑超標,港府禁止這2款飲料進口香港;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接見12位英國國會議員時說,兩岸透過制度化協商,在「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現況下,已簽署15項協定,唯有擱置爭議,正視現實,才能深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