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特斯拉股價 台股 鄭雨盛

賽德克巴萊 登陸滑鐵盧

中央社/ 2012.05.29 00:00
(中央社台北29日電)導演魏德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在台灣掀起轟動,不過在中國大陸的票房令人出乎意料,只有人民幣1000萬元出頭,中國大陸媒體今天惋惜地形容,「賽德克巴萊,上映滑鐵盧」。

新浪網28日報導,「賽德克巴萊」在中國大陸的票房約人民幣1000萬元(約合新台幣4674萬元),可說是「叫好不叫座」,更有院線發起「搶救賽德克巴萊」活動,希望大陸民眾多進電影院看這部台灣電影。

中國新聞網昨天評論「賽德克巴萊」登陸失利的原因指,雖然這部片好評如潮,不過,有更多大陸民眾「因為這個雲裡霧裡的片名,錯過了這麼一部讓人血脈賁張的電影」。

這篇評論說,「賽德克巴萊」在中國大陸的影評人眼裡,評價相當高,不過被片名坑了,評論形容,有人叫它「奧德賽」,還有人稱呼「巴克…」,部分中國大陸民眾因文化差異,連「賽德克巴萊」的名字都很難記得。

評論引述影評周黎明的話,「改叫『阿里山300壯士』是庸俗點,但會有助於票房。」

南都娛樂週刊今天則評論,「賽德克巴萊」是華人電影罕見的視覺大片,不過片名成了「恨鐵不成鋼」的一大詬病,如果大陸民眾因為片名太過難懂而沒看過「賽德克巴萊」,稍嫌可惜。

週刊評論認為,「賽德克巴萊」在台灣是大眾電影,有抗日、戰爭史詩與台灣影史第一大片等元素,登陸宣傳口號打出「愛台灣就不要錯過賽德克巴萊」,不過事實上,這部片只打入中國大陸文化階層、大學師生等,並未進入普羅大眾。

評論說,台灣電影近10多年來的非工業化,更多成為手工作坊產品,而在新電影浪潮後,更傾向於作者電影,而並非純粹的商業類型片。過去的香港與現在的韓國,都已經學到如何製作一部到各地都受歡迎的作品,「但台灣和泰國市場太習慣自給自足,台片在大陸遇冷很正常。」

1969年次的魏德聖出生於台南,因為拍攝「海角七號」而聲名大噪,2011年的「賽德克巴萊」則是台灣少見史詩大片,接下來預定今年9月要拍攝「KANO」,描寫嘉義農林棒球隊在日據時代到日本甲子園比賽,意外獲得第2名佳績的傳奇故事。

魏德聖的「海角七號」與「賽德克巴萊」在台灣寫下優異成績,不過,這兩部電影登陸票房都不盡理想。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