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土溝再生案》未納公共空間 居民有憾

自由時報/ 2012.05.29 00:00
〔自由時報記者王涵平/後壁報導〕土溝農村再生計畫公告,居民提出異議,認為應該優先營造公共空間,例如提升活動中心利用率,以免營造私人建物、土地,衍生類似法華寺古蹟維護糾紛,又因無法永續經營而有浪費公帑之議。

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創始會員、社區規劃師林永崙表示,公告中的「土溝社區農村再生計畫草案」,偏向過多私人空間改造,屬於土溝居民的公共空間「中山堂」卻未列入改造,令人遺憾。事實上,計畫中有多處私人建物營造規畫,土地、建物權屬同意書是否具法律約束,近幾年已出現爭議,例如,文建會曾補助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辦理「水牛起厝」,最後老牛賣了,老牛的厝也被主人拆了,無法永續經營,更引發是否浪費公帑爭議。

他指出,再就近來台南市法華寺古蹟維護爭議,文化局興訟敗訴,也引發各界關注私有建物古蹟維護議題,以目前社區內活動中心等空間利用率來說,透過農村再生計畫等經費,除可研議活化外,更能永續經營,也能避免公部門私授利益之嫌。

此外,他認為,土溝農村再生計畫針對二輪中排改造,由專家學者引日本源兵衛川為例,事實上,兩地環境不同,例如土溝二輪中排溝深,兩者無法相提並論,再者,計畫中也未提到如何因應豪大雨水流湍急,且私人用地同意營造溼地淨化水質,使用年限是否符合永續經營,例如,台南市某處社區也曾進行溼地淨化水質計畫,結果地主收回溼地土地,計畫無法永續,政府投注的補助經費化為烏有。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