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衛.奇普菲爾德主導 8月開展

欣傳媒/欣傳媒 2012.05.28 00:00

圖說:2010年前屆的建築雙年展是由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為總策展人,透過「人們相逢於建築」的議題提出,試圖用感性的觀點,呈現建築除了是居住的工具之外,更是人、社會與事件發生並承載的「容器」。(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Berger & Berger攝)

欣傳媒 | 記者葉穎/台北報導

有著建築界奧林匹克之稱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ArchitectureBiennale)將於2012年8月29日正式登場(27日與28日預展),展期至11月25日。今年建築雙年展的會內展總策畫人為英國建築師大衛.奇普菲爾德(DavidChipperfield),以CommonGround為總展題。

大衛.奇普菲爾德在授命展覽總策劃時表示,他希望透過展中傳達的是建築實踐和研究下的豐富文化性,藉此詮釋,一直以來建築在社會當中,不論是專業角色亦或地位所受到的連續挑戰。說起威尼斯雙年展,由具有百年歷史的威尼斯雙年展單位-LaBiennalediVenezia主辦,從最早的影展到近期開始加入舉辦行列的當代舞蹈藝術節,「藝術節」三個字,幾乎已經成為與威尼斯畫上等號的代名詞。

至於兩年一度的建築展,在1975年開始籌畫,1980年在PaoloPortoghesi的總策畫下第一次舉辦,直至今時,共計13屆。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除了可以看到各國參展作品之外,如何在威尼斯這個已然具有歷史意義的蕞爾小島上規劃並展出完整的概念,著實充滿挑戰性,也因此,怎麼將舊日建築場所,透過佈展品的加入,亦成為展出時需要極度考量,也最具魅力跟表演張力的觀看點。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場地主要以兩個區域為基本展覽中心:綠園城堡(Giardini)與一般俗稱的舊軍械庫(Arsenale)。值得一提的是,俗稱軍械庫的這個用字-Arsenale本意是「船塢」,該處曾在十六世紀為威尼斯也是世界最大的造船廠,當時由於隸屬於前海軍軍隊所有,所以被安排作造船、製繩與儲藏軍械等功用的根據地,儘管今時早已荒廢,但卻因此為人們在口語上延續它的舊用途,以軍械庫統稱之。自1999年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開始,軍械庫即加入成為展出地點之一,除了讓這個塵封多時的歷史建築再度呈現世人,更讓展覽的規模更能有效擴大。至於本島東方的綠園城堡一帶,總計佔地3000平方公尺的幅員,是國際主題展的主要場地,更是雙年展開幕的大舞台。

綜觀自2000年以來的建築雙年展主題,自第七屆由義大利建築師福克薩斯(MassimilianoFuksas)以主題「少一點美學,多一點倫理」(LessAesthetics,MoreEthics),即試圖將建築美學回歸到更人性設計的本位。而第八屆「下一波」的主題,則彷彿呼應著前屆的回歸與停駐,開始思索建築應如何往前的大方向。到了2004年由瑞士籍的藝術與建築理論學者庫特.佛斯特(KurtW.Forster)擔綱總策所提出的「蛻變」(METAMORPH)核心主題,則藉此檢視且發掘建築設計在當下透過基本原理創作與理念,該如何自處跟順勢轉變。2006年的總題-「超越城市」則希望把議題面拉廣至解決城市發展與總體規劃上。2008年「蓋房子之外的建築」之題,便利用展覽的方式於建築中領入於裝置的世界,讓建築理論家可以更超脫地從辯證角度導出未來發展的可能。2010年則由日本女建築師妹島和世為總策展人,提出「人們相逢於建築」議題,試圖用感性的觀點,將建築呈現出不單單只是遮風避雨,更是人、社會與事件發生並承載「容器」的一面。

今年,台灣館依舊延續先前的展出位置-普里奇歐尼宮,儘管屬於會外館的位置,但位處威尼斯地標景點「聖馬可廣場」與「嘆息橋」之間,本身富含著500年古蹟的悠久歷史,且緊鄰碼頭,應對在聖馬可廣場的SantaMariadellaSalute教堂一側,古老威尼斯海關舊址,是2009年6月由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策劃多年所改建的現代藝術博物館(PuntadellaDogana),也絕對是觀展之餘,值得前往一看的景點。

【延伸資訊】http://www.labiennale.org/en/architecture更多其他與建築設計相關訊息請上【建築行腳】專題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111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