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一不做,二不休,三不回頭

自由時報/ 2012.05.28 00:00
「一不做,二不休」,有不留後路的決心,「三不回頭」,有迎風前行的倨傲,「回頭會是岸嗎?」已是蒼涼的無奈,但不管在哪個階段,都是用感情決定未來的方向。這樣的決策模式,用於個人,或許還有一點退無死所的浪漫情懷;用於國家政策,則就像將「未來」建立在沒有方向盤的竹筏上,不知會駛向何方。

香港作家溫瑞安的武俠作品「少年冷血」第一部第一集「一不做,二不休,三不回頭」,寫的是手刃「大連盟」總盟主而謀得其位的驚怖大將軍,如何用計誅殺所有未來可能威脅到他地位的朋友、親信、下屬的過程,這是他十三年潛伏、準備的成果,但只是故事的起點;既然開始,就必須逐步開展向前,未來還有更嚴酷的對峙和殺戮。

故事一定要寫到成篇,個人也不免情緒化,但未經合理評估、理性決定的政策,只會帶來災難。財政部長劉憶如與立委會談時,指出若知油電要漲,復徵證所稅會緩一緩,後來受訪又指出,「不後悔推證所稅」,不僅顯露證所稅推出前未經審慎評估,更是情緒化決策模式的代表。她已多次堅定陳述她推動證所稅的信仰,透露知道時機不對後,而仍未及早更正,就像走入「不回頭」的階段,徒然孤芳自賞,自以為成就了不得了的事業,當然不關心股市和經濟受到影響。

決策不回頭 反映傲慢

決策後的不回頭,反映著某種程度的傲慢,這在執政黨並不少見。目前位居高位者,總覺得比「庶民」更高一等,但經常也只有泛泛之談,所以總統馬英九教訓人民要省電,因為台灣電價便宜,民眾不會珍惜能源;而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則教訓業者和同僚、下屬,專文指出「我政府部門和產業界似乎普遍欠缺對洽簽(經濟合作)協定的意義的認識,不瞭解洽簽協定的目的是為了拓展海外市場、掌握海外資源、吸引跨國企業來台,未能於談判時採取主動作為,如積極向對方提出市場開放的要求」。沒提出具體治國方針,卻像是從封建時代的幽靈復生,以家父的心態管理人民。

施政至少有三個步驟,依序是「應該先做什麼?」「如何做較好?」以及「開始做的辦法」;不過在民主國家,還有一最重要的機制,就是要有施政結果的回饋。很簡單的概念,但不管油電雙漲或證所稅的決策,我們只看到倉促提出的政策,以及考慮不周詳的實施辦法,上位者要空泛的「歷史定位」,居次者要假設的「公平正義」,然後部會之間不知彼此的重大決策,即使媒體已經大量報導,可說是路人皆知,而且民意多數反對。

施政或許要有某種程度的霸氣,但絕不是「不回頭」的意氣之爭。電影「選戰風雲」(The Ides of March)中有女記者對原懷理想的男主角形容他所輔選的總統候選人時說,「他當然是好人,所有的政客都是好人。但有一天,他會讓你失望」,民主時代的明君,不是天縱英才,而是尊重或是「畏懼」民意的領導人,因為沒有「好人」可以期待。

多留些寬厚給庶民吧

所以溫瑞安寫著:「歷史上常見壞人當道,小人得勢,不是因為好人不夠聰明,沒有運氣,而是好人總比壞人多顧忌一些(包括對良知與人情的負責),而壞人卻總比好人狠些;在人與人之間活生生的鬥爭裡,卻是越狠越容易獲勝,越多顧忌越難以成事」。既已成就大業,就在心裡多留一點寬厚給庶民吧;「一不做,二不休」的手段,比較適合用來對付敵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