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爭奪資源 陸「蛟龍」深潛7000M海溝

中時電子報/亓樂義/台北報導 2012.05.28 00:00
繼去年七月大陸完成水下五千公尺深潛實驗後,「蛟龍號」將於六月初到馬里亞納海溝,進行水下七千公尺深海探險,這標誌中國載人深潛技術不僅步入世界前列,亦為中國爭奪深海資源打下基礎。

「蛟龍號」的母船「向陽紅○九」號今(廿八)日從青島啟程前往無錫江陰,搭載大陸國造「蛟龍號」深潛器,預計於六月三日離開江陰,前往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

「整個大洋,除了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之外,可以說幾乎沒有七千米(公尺)以上的深度。」大陸國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黨委書記陸會勝說,該處是密克羅尼西亞的專屬經濟區,根據實地調查,「這片海域無論是深度、海況和底部平坦程度等要素,都符合海試要求。」

目前兩名潛航員唐嘉陵和付文韜蓄勢待發。他們表示,七千公尺的深度,下潛和上浮的過程各需三個小時,下探五千公尺則需要二個半小時,若加上海地作業及布放回收潛水器的時間,潛航員一次下潛的整體作業時間將突破十個小時。

據報導,「蛟龍號」若此行成功,將意味「蛟龍號」可在世界海洋面積九九.八%的廣闊海域使用,為今後更大範圍的海洋科研提供技術支撐,如深海探礦、海底高精度地形測量、可疑物探測和捕獲等工作,並執行水下設備定點布放、海底電纜和管道的檢測以及其他深海探詢及打撈等各種複雜作業。

「蛟龍號」潛水器長約八公尺,重量約廿二噸,外形像鯊魚。去年七至八月,「蛟龍號」在太平洋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完成最大下潛深度達五千一百八十八公尺實驗。

「蛟龍號」可載員三人,正常水下工作時間十二小時。為保持體力,潛航員會吃一點巧克力、牛肉乾等高能量食物。水下七千公尺的艙外溫度約攝氏一度,不過艙內溫度仍保持攝氏十五度左右。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