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居住環境誰決定(4):歷史印記 豈能說拆就拆

立報/呂淑姮 2012.05.24 00:00
【記者呂淑姮高雄報導】走出捷運西子灣站,哈瑪星街廓就在面前,各式各樣的日式房舍、東西合併樣式的洋樓,還有早期報關行與漁業公司招牌看板;它們沒有被時間帶走,而是跟著長住於此的民眾,一起度過安穩靜謐的歲月。離捷運站出口不到50公尺,有棟外觀非常引人注意的日式建築。屋主高家說,老房子在日據時代原本是棟旅館,後來日本人離開,由長輩買下,當作家用以及漁業公司辦公室。屋主高世望的父親以往在哈瑪星地區經營船公司,從事遠洋漁業。「當時沒有東南亞的勞工到台灣,早年較多是原住民船員跑遠洋。」高世望說,為了招攬船員,長輩們都曾到東部的原鄉部落去,尋找有意願跑船的人到高雄,接受船員訓練後再出海工作。一次出海都是2、3年後才能再回到台灣,往往遠至南非、橫跨太平洋,工作十分辛苦。▲日治時期的老房子保存至今仍可居住,建築主體沒有任何損壞;更重要的是,居民常住於此建立起的信任和依賴。不拆、不遷,守護哈瑪星,這是在地居民一致的心願。(圖文/呂淑姮)後來,原住民船員人數漸漸變少,轉向其他行業,船員的空缺才由東南亞勞工替補。如果前往花東地區原鄉部落,往往可以聽到原住民耆老講述遠洋漁業、海上工作的辛酸奮鬥。高家母親今年80多歲,歷經日治與戰後時期,她回憶:「以前美軍飛機會來轟炸。」在日據時代,哈瑪星地區是高雄發展最快的地方,因鄰近碼頭和鐵路,運輸相當便利,所以此區由住家和商行混合而成,因此也有旅館業的設立。當時尚屬於日本國土的台灣,受到戰爭侵襲,老房舍或老街廓內為了躲避戰爭,也都設有隱密的防空洞。「聽到飛機來了就趕快跑、躲起來。」台語腔調帶有濃厚的澎湖海味,高媽媽從澎湖搬到高雄,左鄰右舍中,也有許多一起來到台灣打拚的老鄉。不只哈瑪星,高雄其他地區、嘉義,都有不少家族從澎湖遷移,世代發展居住。高媽媽說,很多好厝邊都是從小認識到老,雖然在澎湖出生,但是哈瑪星已住成了根,有這麼多回憶和過往,沒辦法認同政府一紙公文就要民眾搬走、拆除房屋。群起發聲 守護哈瑪星日前引發爭議的哈瑪星街廓拆除案,高雄市府原本打算要將此區數量龐大的老房舍拆除,改建成停車場用地。此決定引居民反彈,聯合在地文史工作者共同發聲,要求市府保留高雄發展歷史重要地點,不可用「開發建設」為理由,取代一切應當存續傳承的歷史人文。講到拆除這件事,鼓山區麗興里5、6鄰鄰長都十分氣憤。目前地方呼籲保存的日式商行建築幾乎都位於5、6鄰內,也是所謂的「哈瑪星街廓」。鄰長張秀琴一邊指揮著屋後房頂修繕,一邊說:「我們在這邊住幾十年、甚至從日據時代就在這邊的老鄰居們,都是合法買房子、每年乖乖繳房屋土地稅,政府怎麼可以說拆就拆?」政府強硬 完全沒討論由高雄市政府新建工程處發出的公文,通知麗興里長有關拆除老房蓋停車場一事,要鄰里長通知在地居民。最讓居民無法接受的就是,「要拆人家房子就應該要一戶戶協商、開說明會,怎可用公文通知就了事,連討論都沒有。」鄰長張秀琴、陳勇都說,捷運到哈瑪星那麼方便,市府要鼓勵大眾使用捷運,在哈瑪星已有停車場的狀況下還要再蓋停車場,十分矛盾。張秀琴指著隔壁家日式房子說,當年日本商人都用檜木當建材,所以哈瑪星才會有這麼多老房子被完整保存。房子前一口古井仍然有著充沛水源,雖然現在沒有使用,井水和常民生活仍有密切的記憶聯繫。張秀琴笑說,以前家人還不小心掉進井裡,「當時井口沒有圍起來,天色太黑,走著走著就掉下去。我自己往前走了好一陣子才發現,原本走在後面的人不見了!」即使當時驚險,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是十分有意思的回憶。60多歲的鄰長陳勇,則說起自家老房子的故事。戰後由父親買下,陳家便世代住在此地。他指著木牆上的透明玻璃窗說,房子裡的玻璃都是「拼湊」起來的。「戰爭後物資缺乏,就連窗戶上的玻璃也不易取得。」陳勇說,家中無法購得如同窗框大小一般的玻璃,只好用拼湊的方式,一次用1/2或1/3大小,剩下的再慢慢補齊。所以,細看陳家窗戶,看似潔淨的透明窗上,總有一條細細的線分割橫劃,見證早年的辛苦與節儉。哈瑪星街廓與內惟李氏古宅相同,都是透過民間自發性組織起來,對外界訴說從未講述過的人文歷史,並邀請民眾一起參與。用藝術活動或街道導覽,讓人們從一個個常民生活故事裡,思考消失的氛圍以及未來的可能性。目前兩地都是暫緩開路、拆屋,但以後該如何保存,發展在地的新價值,還有待民眾努力發聲,才有繼續與官方協商的籌碼。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