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政府帶頭破壞生態系列 】屏東縣府把在萬年溪放錯魚當成生命教育

yam蕃薯藤新聞/廖士睿 撰稿 2012.05.24 00:00
  屏東萬年溪長久以來遭受畜牧汙水汙染,因此被當地人戲稱是「萬年臭」的一條溪。屏東縣政府積極推動「萬年溪流域整體整治計畫」,希望使用生態工法讓萬年溪重新恢復生氣。而今接受整治的萬年溪河段水質確實有較過往清澈,也因此屏東縣政府希望能夠豐富環境生態,所以年年藉由在萬年溪上游的海豐生態濕地放流1萬2000尾鯽魚苗淨化水質,並其待以這樣的方式教導生命教育並推動環境生態保育。但是整個事件是否如縣府新聞稿所述如此美好簡單? 縣府搞不清楚放的是什麼魚   這次屏東縣政府所放流的鯽魚是屏東養殖戶繁養的原生種鯽魚苗,不過當記者去電詢問是何種原生種鯽魚苗時,屏東縣政府的承辦人員卻不知道所放流的種類到底為何。國立海洋大學陳義雄教授表示,養殖漁業中的養殖種只有兩種,也就是鯽魚(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 1758)),與高身鯽(又稱日本鯽)(Carassius cuvieri Temminck & Schlegel, 1846),前者是原生種,但後者則是早期被引入台灣的外來種。   對於河川放流魚苗這種活動而言,鯽魚因有擁有極強大的環境適應力,能夠在極為汙染與惡劣的條件中生存下去,所以經常成為這種活動的首選。這些鯽魚會出現在河川中下游的封閉水域或緩水區域中,並以水中藻類、植物或是各種有機體為食,是極為雜食的魚種。 鯽魚不是濾食性物種如何改善水質?   根據屏東縣政府的新聞稿指出,這些被鯽魚被放流在萬年溪上游,並且希望能藉由鯽魚以淨化水質。可是以這兩種鯽魚的生活習性而言,牠們並不應該出現在河川上游地段,而且也不會有任何淨化水質的能力。其實若以生態學基本常識,屏東縣政府這項活動似乎對於萬年溪的環境生態沒有任何幫助,而且反到是有可能使當地所剩無幾的水中生物就此消失殆盡。此外,放流大量的魚苗會使水體的負擔變得十分龐大,如果屏東縣政府的放流真的那麼有效,那麼為什麼有必要年年放入上萬鯽魚來製造業績? 花納稅人的錢買魚來放還不如管制污染源   台灣河川目前幾乎都已經遭受不定程度的汙染,不論是畜牧業、工業或是家庭用水所排放出的廢水,鮮少有經過汙水處理廠的再排放。然而政府對於河川汙染的處理方式多以不積極作為為原則,等到民眾發現河裏死魚了,才對違法業者處以不痛不癢的罰款。但是傷害已經造成,工廠就在我們賴以為生的河川旁邊,為什麼政府單位會視而不見,總要等到河川變色魚群死光,才花錢買魚來放?如此治標不治本的惡性循環年復一年不斷發生,到頭來也只是將所有納稅人的血汗錢丟入汙水流向大海中。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