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WWF:人口成長與過度消耗 衝擊生物多樣性

中央廣播電台/季 平 2012.05.15 00:00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今天(15日)警告,全球人口攀升和過度消耗,正威脅著地球的健康前景,對於天然資源的需求已經變得難以支撐,同時也對地球的生物多樣性產生巨大壓力。

世界自然基金會點名卡達、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丹麥和美國的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高居全球前五名。

所謂生態足跡,也稱生態需要面積,是以生物生產力土地面積來估算特定人口或經濟體的資源消費與廢棄物的大小,此即意味著生態足跡與環境衝擊成正比,足跡越大衝擊也越大。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The Living Planet Report)」發現,高所得國家的生態足跡平均為低所得國家的5倍;而自1966年以來,全球各地的生態足跡已經增加了1倍。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監李普(Jim Leape)指出,人類的生活方式,就好像另外還有一個地球存在;人類當前所使用的資源,超過了地球永續生產能力的50%;除非人們改變方式,否則,在2030年之前,資源的消耗腳步將會加快,即使有2個地球也將不足以應付。

這項每2年彙整1次的調查指出,1970年以來,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平均下降30%,熱帶地區受創最為嚴重、達60%;其中又以所得較低國家的生物多樣性降低得最快,顯示最貧窮和最容易受傷害的國家在為富裕國家的生活方式做補貼。

2000年至2010年期間,全球每年流失約1,300萬公頃的森林。

世界自然基金會說,人口的持續成長對地球的生物多樣性產生龐大壓力,並且對人類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構成威脅。

第四屆永續發展高峰會--里約+20會議6月將在巴西召開,法國下任總統當選人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證實,法國等100位全球領袖屆時將尋求擬定一項方案,以邁向可平衡成長、掃除貧窮和保護環境的經濟發展。

世界自然基金會希望能有更多有效率的生產制度,以降低人類對土地、水和能源的需求,並且改變政府政策,以確保一個國家能夠達成超越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的成就。

不過,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當前必須立即聚焦於大幅縮減高所得國家的生態足跡,特別是他們的碳足跡。

李普表示,里約+20高峰會可以也必須促使各國政府制定一個邁向永續發展的新方向。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