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中國醫藥大學與中部11所大學開辦全英語的通識課程~教材內容豐富展現台灣人文特色

中央社/ 2012.05.11 00:00
中國醫藥大學與中部11所大學開辦全英語的通識課程~教材內容豐富展現台灣人文特色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0511 16:08:26)大學校院邁向『國際化』是大勢所趨;中國醫藥大學結合中部地區11所夥伴大學開辦「全英語通識課程」,由於教材內容豐富且展現台灣人文特色,吸引選課學生超過千餘人,其中約200百位是外籍學生,教學卓越計畫主持人吳聰能副校長說,透過校園異國文化交流的學習環境,對提升大學生英語能力有立竿見影的成效。

大學通識課程教材的英語化是教學方式的突破;吳聰能副校長表示,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12所大學合力規劃的通識教育英語學程,教材內容涵蓋人文、歷史、自然及科技領域,凸顯台灣人文特色。換言之,就是把中文教材英語化,不僅強化本國學生英語聽說讀寫之能力,同時吸引外籍學生來台就學,瞭解台灣文化,藉由國際學生及本國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促進大學校院國際學術文化交流提升國際競爭力。

中國醫藥大學於100學年度與夥伴學校的亞洲大學、靜宜大學、中山醫學大學、大葉大學、東海大學、暨南大學、逢甲大學、明道大學及中興大學開設「新興科技與倫理」、「台灣傳統戲曲概論」、「植物之多樣性功能」、「從古蹟看台灣史」、「台灣電影與社會文化」及「台灣政治經濟發展」等六門課程,聘請專程教授巡迴各大學授課,東海大學和逢甲大學亦提供「台灣的古蹟與歷史」及「心理劇及自我成長」二門課,總計八門通識課程。

全英語通識教育課程選課學生迴響熱烈,本學期選修的本國與境外生達1070人,180位境外生來自世界各國,從亞洲國家的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尼外,亦有來自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馬拉威和巴拿馬等國的學生選修。吳聰能副校長說,同學們上課時有機會和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做討論,也因為大家均來自不同的地方,所思考的立場也不同,藉由討論可以理解到不同的文化會擁有不同的思維,如此文化的衝擊能帶領同學做更深的討論與研究,進而增進同學們的思考能力及溝通能力。

亞洲大學朱同學表示,他想瞭解台灣的傳統戲曲的歷史,因此這學期選修了「台灣傳統戲曲概論」課程,透過課堂中看相關的影片和實際操作戲偶、走小碎步及打十三響讓她覺得對於了解課程有很大的幫助並且相當地難忘。

中國醫藥大學林同學表示,「台灣傳統戲曲概論」讓她理解到「歌仔戲」和「布袋戲」的意義、源流和現況。尤其在現況的部分,雖然融入各式元素的傳統文化不免令人深感詑異及感慨文化的中斷,但換個角度,這又是種文創,充分展現出它的生命力。

逢甲大學吳同學表示,選修「植物之多樣性功能」這門課,讓他能夠放膽的講英文,因為上課以英文交談和討論,而這樣的上課方式正符合現代學子所需加強之處,他覺得越來越能夠以英文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越來越意開口說英文。課程中最吸引的部份為小組討論與分享時間,對於師生之間的互動感到很開心,也希望藉由這樣的方式 能多和 老師有交流。

選修「植物之多樣性功能」的同學還前往國立台中科學博物館參觀,實地觀賞及觸摸了解各種植物所擁有的特性,如不同種類的植物所擁有的氣味、觸感及功能皆不同。楊同學表示,整個過 程中 老師也會不斷地說明與講解讓同學們明白到,什麼樣的植物擁有什麼樣的功能,並且大多生長於何種區域,讓她更能理解環境所能帶來的醒思。

靜宜大學楊同學選修「台灣電影與社會文化」,她表示選修這門課不僅能增加她的英文能力,並且能了解早期台灣電影的拍攝手法與當時社會背景導致電影的內容跟我們這個年代有很大的差別,而老師透過電影和上課講解讓她更能了解此門課的重點。

陳同學表示,選修此門課才了解到台灣電影因為政治的特殊性衍生許多與國外不同的特色,也才知道原來電影能傳遞給觀眾的意識型態能如此強烈,因為這門課程重新認識台灣電影並增添不少認同。

中國醫藥大學全球資訊網 http://www.cmu.edu.tw/

訊息來源: 中國醫藥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104875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