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微軟選擇杜比在Windows 8平板電腦和PC上打造身臨其境的娛樂體驗

中央社/ 2012.05.04 00:0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20504 17:05:23)Dolby Digital Plus可為越來越多的娛樂與高清晰設備提供高品質音訊

杜比實驗室(Dolby Laboratories, Inc.) (NYSE:DLB)今天宣佈,微軟(Microsoft®)已經選擇Dolby® Digital Plus來為Windows® 8平板電腦和PC打造最真實、最具臨場感的音訊體驗。Dolby Digital Plus的採用將讓越來越多的設備能夠播放Dolby編碼的內容。今天的公告凸顯了Dolby Digital Plus在為線上娛樂服務和個人媒體應用提供出色音質方面所發揮的關鍵作用。

杜比銷售與行銷執行副總裁Ramzi Haidamus表示:「杜比的目標就是提供最佳娛樂體驗,不論內容是透過廣播、寬頻還是無線網路傳輸的。我們很高興能和微軟合作,以此滿足市場上對透過一系列服務和設備提供的高清晰內容不斷成長的需求。Dolby Digital Plus在Windows 8上的廣泛應用將讓更多使用者能夠隨時隨地在任何設備上盡情享受劇院級音質。」

微軟Windows與Windows Live財務長兼行銷長Tami Reller表示:「隨著線上下載與串流媒體技術(尤其是針對視訊內容的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消費者希望下載或以串流媒體形式播放整合Dolby Digital Plus的電視和電影,這項協議將確保這些消費者能享受到絕佳的音訊體驗。另外,消費者已經採用以及未來將採用Dolby Digital Plus音訊技術錄製的所有家庭影片,也將可直接在Windows 8上播放。」

Dolby Digital Plus已經整合到超過6.4億件設備中,改變了娛樂體驗,被譽為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PC、聯網電視、藍光光碟(Blu-ray Disc™)播放器和遊戲機等多種產品上提供高品質音訊的標準。

開發商將能夠透過桌面和Metro樣式應用程式(包括專為x86和ARM架構開發的應用程式)中的Windows 8 API提供最高水準的臨場感體驗和劇院級音質。取得授權執行Windows 8、Windows 8 Pro和Windows RT版的所有PC和平板電腦都將支援Dolby Digital Plus 5.1聲道解碼與Dolby Digital雙聲道編碼。

關於杜比實驗室

杜比實驗室(Dolby Laboratories, NYSE:DLB)是構成最佳娛樂體驗核心元素技術的全球領袖。杜比實驗室創立於1965年,以優質音訊和環繞聲技術而聞名於世。杜比以其創新技術豐富電影、家庭或行動娛樂體驗。如需詳細瞭解杜比實驗室或杜比技術,請瀏覽www.dolby.com。

前瞻性陳述

本新聞稿中的某些陳述為取決於風險和不確定因素的「前瞻性陳述」,它們包括與杜比對下述預期有關的陳述,即將Dolby Digital Plus整合到執行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的平板電腦和PC中,將杜比技術整合到越來越多的設備和一系列服務中,線上下載與串流媒體播放技術的發展,開發商使用杜比技術對內容進行編碼的計畫;以及可能從這些預期中所獲得的益處。這些前瞻性陳述是根據管理階層當前的預期做出的,但是由於某些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實際結果可能會與預期產生實質性差異。下列重要因素可能會導致實際結果與前瞻性陳述中的那些產生重大差異,其中包括但不局限於:與消費者採用Windows作業系統的速度、OEM廠商將光碟播放整合到Windows 8設備中的速度,以及杜比營運市場(包括PC、DVD、藍光光碟、行動、廣播、消費電子、遊戲和汽車市場)的趨勢有關的風險;定價壓力;與從光碟媒體向線上媒體內容轉變有關的風險;與開發商在內容中採用杜比技術有關的風險;杜比建立、保持和鞏固與業界主要OEM廠商關係的能力;以及在杜比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提交的文件和報告中所詳述的其他風險,包括該公司在最近的10-Q表年報中的「風險因素」部分所列出的風險。杜比無義務因新資訊、未來事件或其他情況更新這些前瞻性陳述中的資訊。

杜比和雙D符號是杜比實驗室的註冊商標。Microsoft和Windows是微軟公司在美國和/或其他國家的註冊商標。Blu-ray Disc是藍光光碟協會(Blu-ray Disc Association)的商標。S12/25644 DLB-G

免責聲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權版本。譯文僅供方便瞭解之用,煩請參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聯絡方式:

杜比實驗室

Sean Durkin, 415-645-5176

[email protected]

訊息來源:Business Wire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