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成龍濕地/惡地變寶地 成龍濕地成候鳥天堂

欣傳媒/欣傳媒 2012.05.04 00:00

圖說:候鳥群飛,如同在天空拉開彩色或白色的水墨布匹,相當美麗。(林務局提供)

欣傳媒 | 記者蕭介雲/台北報導

這裡曾是一塊似乎連天公伯都要放棄的地,因為長年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再加上颱風引發海水倒灌,良田成了惡地,想重新種植作物的村民一再遭受打擊,如今,卻意外成為候鳥天當的成龍濕地,不但是大自然演變的瑰寶,同時也是地景變化的活教材。

春季候鳥以此為中繼站,從入秋後到隔年的春天,常可見大群的雁鴨與鷗科等侯鳥,是國內少有具極高可及性與親近度的賞鳥據點。不論清晨或傍晚,候鳥群飛,如同在天空拉開彩色或白色的水墨畫痕,相當美麗。

成龍濕地的形成,起源於口湖鄉下湖口地區因地勢偏低,加上長年超抽地下水,地層嚴重下陷,水患不斷,又加上1986年韋恩、艾貝颱風以及1996年賀伯颱風,所引發海水倒灌侵襲所形成一塊廢耕的濕地。

由於長期浸泡在水中的農地無法耕作,也不符合領取休耕補助的資格,有些農民雖轉型從事養殖業,也造成年輕人口外流,老人與小孩成為這塊海口荒地的守護者,後來在林務局接手後,在94年啟動了「雲林縣口湖鄉溼地生態園區經營管理示範計畫」,並被營建署列為國家重要溼地。

在歷經多年努力後,成龍溼地已經成為魚、蝦、蟹、貝與水鳥的快樂天堂,光是鳥類就已記錄到30科、120種,瀕臨絕種的種類有黑面琵鷺,珍貴稀有的種類則有小燕鷗、黑嘴鷗、紅隼、彩鷸等。

成龍濕地是位於牛挑灣溪北側,北起省道台17線與鄉道雲144交界處,南至河岸堤防,東以成龍村西側外環道為界,如今也成為欣賞自然生態的好去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