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成龍濕地/藝術Long Stay 同遊濕地關懷環境

欣傳媒/欣傳媒 2012.05.04 00:00

圖說: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村中小朋友可是得力小幫手,創作也深植幼小的心靈中,圖為2010年首屆創作情形。(林務局提供)

欣傳媒 | 記者蕭介雲/專題報導

老人家惦記著「阿兜仔要來了沒?」小孩子睜大眼睛看著進村的外人就說「那是藝術家嗎?」好不容易盼到了,成龍村的小朋友,還會自己祕密編了一段舞蹈和相聲表演,歡迎進駐的藝術家,串串歡樂笑聲飛揚,藝術種子在這塊土地紮根,年輕活力熱鬧了原本寧靜的村落。

你知道我們每天吃的水產品是如何生產出來?漁業養殖超抽地下水,為何會造成地層下陷?今年第三屆的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主題很不一樣,選定為「誰來晚餐?」

在國內外藝術家,和當地的小朋友及村民的熱情幫忙下,協力用自然的素材及回收舊物進行創作,以食物鍊、生命的循環、沈陷的鍋碗瓢盆等意象,表達人為生態系中的一份子,若過度漁撈、超量使用自然資源,終將面對大自然的反撲。

透過林務局、地方政府與觀樹教育基金會合作下,成龍村變身為國際藝術村,濕地藝術觸角向社區、學校、家庭全面漫延,長期志工與藝術LongStay,候鳥、鳥藝術,帶著孩子們瘋,連在外地工作的鄰村年輕人,也申請回來LongStay一下。

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需要些什麼材料,如深色文蛤殼等,志工和村民們都會主動提供協助,或打聽那裡會有,不然就是送些椰子、西瓜等解渴的果汁,小朋友則開心的與志工協助一同創作。

「透過環境學習場域,可以認識土地與環境開發,成龍也是類似的想像空間。」觀樹教育基金會主任王昭湄表示,透過藝術家的創作,可以讓大家思考思考食物從那裡來,以及超抽地下水對環境的破壞。

有趣的是,國際藝術家帶來創作,也想帶回台灣的文化,不但跟著學國語,特別是夜市美食,讓PrashantJogdand愛不釋口,還想把煮法copy起來,回去好隨時都可以自己煮;而IsabelleGarbani甚至說要考慮搬來台灣。

「這次的工作假期,志工們從花蓮、台南、台北等各地來,也有3位念美術系學生,2位隔壁村子的年輕人報名,其中1位是在外地工作。」王昭湄說,志工也帶進小朋友劇團訓練等不同資源,或是寫生作畫,讓居民知道這片土地的美。

想要了解沿海地層下陷問題的知性訪客,或是20~30人以下的團體,可以先和觀樹教育基金會聯繫,王昭湄強調,現階段因為公共設施問題,不適合大量訪客,目前也正透過讀書會的方式,訓練當地年輕爸爸媽媽,學習如何進行環境解說,以及透過工作假期,整理、改造空屋,作為訪客接待等空間。

藝術的養分如同雨水般,滋潤了這個偏遠的鄉村,也埋下了環境關懷與藝術創作的種子後,在原本廢棄的土地上抽出新芽,成龍村仍將持續蛻變,也歡迎大家一起去用心感受。

【延伸資訊】成龍濕地三代班:http://artproject4wetland.wordpress.com/觀樹教育基金會:http://www.kskk.org.tw/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