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文林苑事件,台北市政府已提出「台北市版」都市更新條例修正草案,而內政部也提出9項新的執行策略,將檢討都市更新基金補助地方政府,遴選專業團隊協助並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初步規劃會因不同狀況分類,而設有不同的都更同意門檻,預計於5月底前完成修法作業。
文林苑事件引爆都更爭議,台北市提出9/10都更同意門檻等修法提案,成為立委江啟臣、吳育昇質詢重點,內政部長李鴻源答詢時表示,台北市版可以做為參考,會再經法規會、行政院會討論後定案。
李鴻源也強調,各縣市如有不同版本也可以納入討論,但是都更狀況不同,例如有海砂屋等,不論是9/10或8/10,門檻也應該不一樣,政府主導的同意門檻則應該較低。
內政部預計將召開6次座談會,討論修法作業,營建署長葉世文指出,內政部會做通盤檢討,修正層面會比台北市版更為廣泛,條文研修作業,會在5月底之前完成。
針對文林苑事件中的王家房屋問題,葉世文表示,未來可以考慮以都市更新措施,以遷移房屋代替折除的方式處理。
內政部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提出「都市更新政策之執行與檢討」專題報告,李鴻源表示,內政部將出9項都市更新新的執行策略,除了要檢討招商與程序法源依據,會補助住戶採整建維護方式,自行擬具計畫實施都更。
此外,未來也會活化屬於中央都市更新基金的土地,和檢討整合閒置營區、工業區轉型、各部會列管閒置土地、國有地再開發;未來北部地區要採取兩個並重原則,一個是重建與整建維護,另一項是投資、自主更新並重。
內政部也規劃組成都市更新聯合輔導小組,並要借重建築經理公司、物業管理公司,輔導轉型成立「都市更新代辦實施機構」,以協助住戶推動都市更新;未來也會選定適當公有土地,持續興建合宜住宅。
圖說:文林苑都更案強制拆除後,聲援王家的學生和民眾聚集拆遷現場。(記者楊淑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