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科學珍聞】水蛭腸血DNA令害羞稀有哺乳類現蹤

yam蕃薯藤新聞/廖寶傑 整理報導 2012.04.27 00:00
  由於大航海時代的開啟與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破壞,以及對野生動物的獵捕,現今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生存是受到威脅的,因此,保育生物學家有必要針對這些動物的分佈範圍與保育狀態進行資訊庫的建立。   然而對於監測一些比較罕見、生性害羞或是比較神秘的物種,現有的研究方式需要較多的花費而且不一定可以得可靠的資訊,而依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所列出因“缺乏數據”而使其保育狀態無法判定的動物更是多得超出想像,由其是熱帶雨林中的生物更難以傳統研究方法對其分布與數量建立標準化的監測方法。因此,丹麥與英國的聯合研究團隊提出了一個新的監測方式,也就是利用水蛭腸道中的宿主血液萃取哺乳動物的DNA資訊,並用以得知哺乳動物的多樣性與豐度。   研究團隊認為在野外捕捉到的成體水蛭會帶有牠們最後一次吸取的獵物的DNA資訊,因此水蛭會在捕捉後被飼養4個月並利用PCR的技術擴增哺乳動物的DNA序列資訊。研究團隊隨後利用在越南熱帶雨林所捕捉到陸生山蛭屬(Haemadipsa spp.)體內的哺乳動物血液提取DNA,並發現其DNA資訊與長山麂(Muntiacus truongsonensis)、近年才被發現的安納米特條紋兔 (Nesolagus timinsi)以及極度瀕危的中南半島大羚( Pseudoryx nghetinhensis)的DNA吻合。   研究團隊指出水蛭腸道中的血液能提供一個快速、有效且標準化的方式來建立哺乳動物多樣性與領地的基礎數據,使資源保護能在有限的狀況之下更有效地進行。某些台灣媒體報導研究計畫發言人Thomas Gilbert曾說「未來可以這種方法發現傳說中的大腳怪」則是無稽之談,因為Gilbert無論在原始論文以及其它科普媒體的訪問中都沒有說過這句話。   此研究之論文出處為:Schnell IB, Thomsen PF, Wilinson N, Rasmussen M, Jensen LRD, Willerslev E, Bertelsen MF, Gilbert MTP. (2012) Screening mammal biodiversity using DNA from leeches. Current Biology 22(8): 262-263.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