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光影歲月 福爾摩莎之眼史博登場

民生@報/陳小凌 2012.04.24 00:00
圖說:台南南鯤鯓。陳松勇攝影。

【文/陳小凌】曾任紐約現代美術館攝影部門主管的約翰.札可夫斯基為攝影的行為舉了「窗子」與「鏡子」來比喻,打開「窗子」,攝影家得以看到外面的世界,若是站在「鏡子」前,攝影家看到的則是自己。

這個微妙的比喻指的是,當相機的觀景窗已經擺放在攝影者的眼前時,透過了這個觀景窗,攝影家到底看到了什麼?或想看到什麼?相片看似客觀地記錄著片刻的實境,然而攝影師依其偏好對拍攝技巧與相片沖印效果的操控,又讓影像的呈現無法脫離攝影師的主觀意識,使得相片不僅是單純的影像紀錄,也是攝影師選擇如何觀看世界的精神記錄。

觀者看照片的同時,也與攝影師有了經驗感受的心靈交流,這項趣味隨著時光流逝而更顯雋永。

國立歷史博物館27日推出的「光影歲月—庶民台灣1920-1992」及「凝視.對望-福爾摩莎之眼攝影展」兩項展覽,分別展出館藏攝影作品,及新生代攝影者的創作,藉由不同年代的攝影作品, 呈現攝影師透過快門所捕捉、相片所特有的時代與歷史感。

「光影歲月—庶民台灣1920-1992」由攝影家張照堂策畫,以20世紀庶民台灣為主題,自館藏攝影擇選130餘幅作品,以報導、紀實性的攝影畫面,呈現近百年來,你我生活周遭的形形色色。樸實不賣弄技巧的影像,將上一世紀的台灣印象,從那個一台相機可買一棟房的1920年代,一張張引領到相機幾乎是生活必備品的1990年代,藉由片段的歷史時刻,重溫探索與過去的連結。

「凝視.對望-福爾摩莎之眼攝影展」,探討影像的真實與想像之間的關係,新生代攝影者接續前輩的足跡,雖從紀實角度出發,更多是偏向作者心理性的展現。展覽由張照堂、曾敏雄精選當代攝影者共28位,他們以「福爾摩莎之眼」為代稱,作品充滿著想像式思維,從攝影美學的框取,社會現況的紀錄,心像風景的表達到當代物件的反諷,映照出臺灣攝影發展的幾個脈絡和社會變遷與影像演化之間新的凝視與對望,同時開啟了追求影像新知的探索。

相片是時間洪流裡瞬間的紀錄,文獻資料或文物遺跡所建構的歷史,總還有著想像空間的大片留白,但相片提供了一個真實的歷史畫面,不論這個畫面是刻意而為,抑或單純呈現,相片讓過去的時空與觀者當下的現實,產生一種真實感的連結,甚至感動。這是相片獨有的歷史時間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