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教部補救教學 成效難跟上民間

立報/張舒涵 2012.04.23 00:00
【記者張舒涵新北市報導】推動12年國教,教育部強調「拔尖拖底」的教育理念,把孩子拉上來。預計1年要花10億元進行國中小的補救教學。然而,對於現階段教育部推展的「攜手計畫」,不少學校發現,因為班級人數多、並無針對學童研發有系統的補救教學課程教材、缺乏社工制度,使得攜手計畫陷入困境,他們建議教育部不妨參考民間團體模式,讓補救教學走向更精緻化,弱勢學生的學習才能有效進步。永齡採精緻化路線教育部現行「攜手計畫」自95年開始推動,教育部從100學年全面推動「篩選追蹤輔導轉銜計畫」,教育部國教司科長呂虹霖說明,目前每年9月針對學習低成就學生透過線上評量系統篩選國、英、數、自然各科成績低於全國常模後35%納入101年「攜手班」入班輔導條件,每年2、6月還要接受成長追蹤測驗,作為老師調整教學參考。攜手班每8至12人為一班,教材由老師自編,以教課為主,性質不同於以完成回家功課為主的課後照顧班。▲礙於預算不足,教育部大力推行的「攜手計畫」,無法全面精緻化,成效難以企及永齡基金會所創建的模式,圖為該基金會18日在三重國小進行英文科補救教學的上課情形。(圖/黃士航 文/李偉凱)相對於教育部的補救教學模式,永齡基金會從6年前開設的永齡希望小學的課輔班,讓基層學校感覺學生學習的效果更顯著。永齡希望小學與台東大學合作成立台東教學研發中心,和中正大學合作成立中正研發中心,配合18所大學和民間團體成立的分校,能提供縝密的補救教學系統,包括統一課程教材、替學生做輔導前測和後測、引進社工資源與課輔老師合作、學生每個月定期參加統一檢測,提供老師作為教學調整參考、平均師生比為1比6人的小班教學,讓補救教學走向精緻路線。對於現前的攜手計畫,三重國小教務處教學組長林信宏說明,以三重國小而言,師資都由學校老師擔任,這學期共7個班,每班約有8至11人。他也發現攜手計畫的困境,由於每班的學生人數較多,老師平常教課後會給學生練習學習單,老師再個別指導,老師很難將時間平均分配到每個孩子身上,程度較好的學生寫完學習單就做功課,來不及接受個別指導就下課了。他認為:「每班上限12名真得太多了,人數上限應該再下修,老師才能照顧到每個孩子。」小班學習 效果顯著對於攜手計畫的課程教材,林信宏指出,目前網站平台上有各校的教材分享,但只提供某些單元的教材參考,並沒有規劃整套完整的教材,老師要自編教材,確實會產生負擔。三重國小引進希望小學邁入第2學期,輔導主任林文保指出,當初引進永齡希望小學資源的構想,是盼能和現行的補教教學區別,由於攜手計畫的學生人數太多,程度不一,教學吃力;反觀永齡希望小學的補救教學依程度編為小班模式,引進社工進行家訪,真實掌握學生的家庭狀況,處理模式更為細緻。社工支援 全面關心同樣參加永齡希望小學補救教學的關渡國小輔導主任劉國兆發現,相對於攜手計畫,永齡的補救教學替學生做前測和後測的方式較嚴謹,很在乎孩子們的學習成效,透過每個月一次的檢測,課輔老師能做教學檢討,設計出比較完整的監控機制。劉國兆認為,雖然學業確實是學習成效的指標,更可貴的是,課輔老師願意和孩子互動,關心他們的成長。另外,永齡希望小學引進社工體制,對於弱勢學生的家庭經濟和情緒處理都能全面關心。三重國小輔導組長林怡君發現,過去有些學生在原班級跟不上進度,得不到成就感而常常翹課。進入永齡希望小學的課輔班,依個人程度降級學習,從不會的概念教起,學生逐漸發現自己原來也有學習能力,漸漸喜歡上課。劉國兆認為,引進永齡希望小學的外部資源,多一批人力到教學現場和老師合作,帶來正面的刺激,使用更多元的教法來幫助孩子,勢必能帶來好影響。永齡希望小學對扶助弱勢學生的確產生正向影響,老師們也認為這對即將實行的12年國教有其助益,不過,建置這樣一套專業的師資培訓和社工資料庫,研發整套教材,相當花錢,永齡希望小學表示很樂意提供經驗給教育部參考。國教司長黃子騰坦承,每年都觀察到永齡希望小學確實做得比教育部的「攜手計畫」更加完整,因為教育部需照顧的弱勢學童數量更多,每年已投注10億元經費,礙於預算有限,目前仍無法精緻化,教育部歡迎外界提供資源挹注,激盪出更好的方法扶助弱勢學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