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謠謠萬里追】用全球暖化和地震當作文結尾梗有這麼好用嗎?

yam蕃薯藤新聞/廖寶傑 整理報導 2012.04.20 00:00
  本月18日一則媒體新聞提及南投林區管理處發表一個觀點,指稱台灣特有亞種蛇類─台灣赤煉蛇「打破以往紀錄」在海拔高達2800公尺的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中被林務人員發現,而這個發現不但「更新了台灣赤煉蛇的紀錄地點」,同時也讓相關主管直接指出這就是「近年氣候暖化變遷對於生物的影響」。近十年來科學家的確注意到許多以往分布於中低海拔的生物,其出現海拔越來越高,一般民眾或許也注意到台灣的極端氣候越來越常見。然而有眼尖的讀者馬上發現,當「全球暖化」或「地震」開始被媒體所注意之後,似乎所有被爆料者或媒體以「自然異象」視之的現象,例如所謂的地震魚、蚯蚓大量出現、某某生物大量死亡、皆被媒體以「全球暖化」或「地震」解釋,然而這真的是合理解釋?張官李戴?或只是為了把新聞稿寫完做個ending呢? 「全球暖化」一詞在台灣媒體的濫用與誤用   自1999年開始,許多氣候、防災與生物多樣性領域的科學研究機構便提出地球氣溫變化與生物活動情形出現特別關係的疑慮,然而當時還沒有成熟廣泛的討論足以支持各個假說,即使十幾年來有關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排放、何種森林可有效吸收二氧化碳、水資源短缺、荒漠化、農作物生產是否受影響、疾病病原是否擴張等研究有非常大的進展,然而這些議題在大眾媒體上的呈現仍然非常稀少。然而一般媒體或缺乏科學訓練的發言者卻會將未經研究的現象以「全球暖化」草率地詮釋。   台灣的自然科學研究其實晚於歐美地區許多年,甚至早期的研究技術理論也都是學者從歐美日取經而回。雖然台灣自然科學研究起步晚,不過對於「全球暖化」如此大的議題其關心程度卻不雅於其它國家,但也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全球暖化」的名詞在台灣似乎被毫無限制的濫用,例如:颱風強度更加劇烈、養殖漁業與遠洋漁業年不如年,甚至是疾病等也都與「全球暖化」扯上關係。雖然科學證據上漸漸能夠解釋這些現象與「全球暖化」的關連性,可是在台灣的許多媒體報導中幾乎都是一言以蔽之,直接挑明地說「因為全球暖化的關係,所以才會這樣這樣,如此如此…」,然而這樣的說法真的有錯嗎? 如何正確使用「全球暖化」一詞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的陳一菁博士是台灣少數對於全球暖化對生物活動影響具有深刻研究的年輕學者。記者就「若要指稱一個生物現象是否與氣候暖化有關所需要的資訊背景與邏輯前提」請教陳博士。陳博士認為單就一個單一的事件(例如馬陸大量出現)或沒有明確思考中心的問題指稱「這就是全球暖化帶來的結果」是非常冒險的。研究「全球暖化」現象的學者必須針對物種棲地、微氣候、人為因素或是周期性的活動所呈現的現象提出可被驗證的假說,再由可行的研究方法與有意義的統計方法解讀這些現象,當所有的假說通過層層考驗後這些學者才可能謹慎地說出「…就是因為全球暖化而造成的後果」。這也就是說,在媒體上被呈現的「生物異象」動輒以「暖化」帶過或引起恐慌是不恰當的。陳博士建議與其對單一事件大驚小怪,還不如針對例如樹木與珊瑚的生長狀況進行探索與監測,才能有效地得到科學證據。 一條蛇出現在2800公尺就表示「全球暖化」?   記者亦訪問了宜蘭大學對蛇類生態有長年研究的毛俊傑助理教授。毛教授認為台灣赤煉蛇原本就是一種出現在受干擾地區的蛇類,活動能力佳,但是對於牠的棲地範圍、是否具有海拔垂直遷徙或移動、棲地偏好等背景都沒有長期的追蹤。光憑一個單筆記錄便指稱與「全球暖化」有關的確令人產生疑慮。台灣有些生物的確會進行垂直的遷徙,然而因為小型爬蟲類難以植入晶片、難以追蹤、行動隱匿。被發現時還經常是被車輛撞死的路殺狀態,因此難以使用零星的發現地點佐證任何觀點。此外,不同的調查研究方式也可能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但暖化真的發生了,而且影響台灣人的生活   一條蛇的出現或許無法說明其與氣候暖化的關聯性,但氣候暖化在台灣真的不存在嗎?在過去的一百年間,事實上已經有越來越多原本只分布在東南亞的生物隨著洋流或氣流進入台灣定居。這些生物在早年或許只能停留在恆春半島、蘭嶼或綠島這些年均溫較高的地區,然而在近年來已漸擴散到台灣的中北部,甚至達到日本的八重山群島。許多低海拔地區的植物開始出現在中海拔,颱風不再是夏季的專利,夏季不再有穩定的午後雷雨,取而代之的是乾旱與冬季惱人的降雨,冬春之季忽冷忽熱的期間變長了,不是大雨淹水就是缺水。全球暖化的確影響到台灣人的生活了。生物的微小變化往往被認為能夠反映環境的品質,進而使人類提早採取措施防患於未然。但若要使用「氣候暖化」來提醒人們對環境的重視,仍然必須要基於科學的證據,而不是想當然爾的臆測。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