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社論:雞肋不是一天造成

立報/社論 2012.04.15 00:00
總統馬英九出訪非洲友邦,被在野黨立委批評為「雞肋外交」,馬英九本人及國民黨皆重砲回擊,認為雞肋之說將友邦形容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已傷害了友邦。固然在野立委辯稱雞肋是指馬的出訪行程而非友邦,不過雞肋說也強調台灣應加強與歐、美、日等「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外交,確實隱含了將非洲友邦視為可有可無的意思。

然而,這種觀點不僅是在野黨立委獨有,國內的媒體及社會對非洲的所知有限,或者根本非常陌生,於是外交變成純粹是內政的延伸,所有報導都扣緊著國內議題,例如:馬英九在布吉納法索感嘆台灣電價太便宜,恰好扣連上國內討論油電雙漲的議題,才成為行程的焦點之一。除此之外,就是許許多多的花絮新聞,亦即民進黨立委蔡煌瑯所說的:「不是小昆凌、非洲劉嘉玲、甘比亞吳宗憲,就是慢跑、伏地挺身、扛米袋、玩溜溜球」。相信這也是多人對馬英九訪非行程的印象,因為不報導花絮,不知道要怎麼報導與內政無關的消息,即使今天朝野對換,這種無關痛癢的雞肋外交印象,可能也不會改變。

不過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對友邦的外交皆被對方視為肥美的雞腿,而絕非無味的雞肋。從李登輝時代資助台灣在西非最重要的盟友,即惡名昭彰的賴比瑞亞泰勒政權,使其多次在聯合國發言支持台灣恢復聯合國會籍;到陳水扁時期對拉丁美洲的「宏誼專案」,都是灑大錢的金錢外交代表作。即使馬英九自稱灑錢的額度已有撙節,但仍不脫耶誕老人四處送禮物、開支票的角色。台灣分明蕞爾小國,在外交上卻始終抱持著大國、甚至帝國的心態,花錢買友誼,而且主體永遠是政府,完全沒有民間參與外交的想像。

外交援助工作應該成為民主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是政府高層的禁臠。其實為了避免國際援助工作成為外交的黑盒子,也為了避免干涉他國內政的嫌疑,援外工作的決策者和執行者理應有所區隔,即使是政府出資、發動,最好也要交由非政府組織(NGOs)或半官方團體來執行。因為就民主的真義而言,任何制度面的改革,都不及鼓勵民眾的普遍參與和投入,所以與其看朝野相爭叫陣,不如將援外的雞腿交由更多NGOs來執行,一則如上述落實民主文化;一則也讓民間更加熟悉友邦的現況和需要,才不會每次元首出訪,社會上都只能討論一些無關緊要的花絮,畢竟雞肋不是一天造成的。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