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菸草可以吃嗎 陳傑憲 棒球

不只看巴氏量表 政府有共識

中時電子報/黃天如/台北報導 2012.04.11 00:00
「巴氏量表是評估重度失能的量表,但不是重度失能的患者,不代表就一定不需要廿四小時照護服務!」衛生署照護處長鄧素文表示,在巴氏量表之外,納入年齡、家庭支持系統等其他評估工具,作為是否符合外籍看護工聘雇資格的考量,已是政府相關部會的共識。

她說,巴氏量表(ADL)是一種日常生活功能評估量表,透過患者的生理功能,針對其失能程度評估給分,是醫師的專業;然而,患者是否需要廿四小時照護,還必須加入患者心理、環境等條件判斷,這部分已明顯跳脫醫事人員專業能力範圍。

因此,雖然民國九十五年起,勞委會就宣布除了ADL卅五分以下,只要經醫師及另一名醫事人員評估患者需要廿四小時照護,就可申請聘雇外籍看護工,但實務上,為避免衍生糾紛,巴氏量表幾乎仍是醫療機構出具聘雇外籍看護工核可證明的唯一標準。

鄧素文強調,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高達十.八九%,已進入高齡化社會,許多家庭都有八、九十歲的高齡長者,而即便是客觀評估「健康」的長者,從某個角度來看,多少還是會有失能的問題,「看這些長者獨自在家沒人照顧,醫師也於心不忍,卻苦無管道幫忙。」

本報前天規畫申請外籍看護幫傭比登天難專題,引發立法院藍綠立委一致關注要求改善,衛生署與勞委會初步已達成共識,將於最短時間內召開跨部會會議,就患者是否需要廿四小時照護部分,除現有巴氏量表外,另納入患者年齡,以及家庭支持評估系統等評量工具,一併作為參考。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