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社論:企業經營能力與政治能力完全無關

立報/社論 2012.04.10 00:00
台灣對於企業主、特別是大企業的經營者頗為友善,也有很多莫名的期待。最近,油電雙漲議題引出「國營事業改革」的議題,所謂的CEO治國的老梗再次被提出,這次是由行政院長提出,要由傑出CEO為國營事業的經營把脈。連帶的,鴻海董事長高調談加薪議題,也被某些媒體引申為企業主的良心。

從這些例子看來,台灣社會實在是頗健忘,而且還蒙昧不分,把政治跟企業經營混為一談。

在商業、財經媒體的長期造神下,企業主被描述成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既有經營長才,又有政治視野。國外有比爾蓋茲、巴菲特可堪作為偶像,國內則有眾多教父、商業領袖可以取材。似乎,政治只是「一小片蛋糕」,難度比經營企業還低。以至於,只要一有政治議題出現,類似「向業界請益」、「延攬業界人才」的說法就屢見不鮮。

或許,在一般的認知當中,商場上的爾虞我詐、環境多變,要比政治事務要複雜得多,因此,能在此環境下開拓出一番成績的傑出人士,進到一個相對單純、簡單的環境,例如政治,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但是,發表意見、媒體造神是一回事,現實的狀況卻又是另一回事。

我們大概忘了,本地企業在經營能力上,跟國外的差距。只要翻看哈佛企管評論、美國的商業周刊、富比世等雜誌對於CEO、企業經營者的評比排名,然後再跟本地媒體時常提及的企業大老名單進行對照,就可以感到台灣與世界的差距。本地商界人士對於政治的判斷能力,也並非值得稱許。近來,中共前任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被快速撤換,所引發的本地業者在薄熙來任內前往四川設立代工廠的決定,是否將面臨考驗的討論,更可以看出本地業界對於政治形勢的判斷能力,仍有相當的成長空間。

企業家、資本家對於政治的陌生,當然不只是只有台灣才存在。南韓的資本家,在政商關係有長期經營,但是1997年的金融風暴,南韓企業先是重創,之後,在國際貨幣基金介入重整時,各財閥在以往的政商人脈下,卻屢次出現形勢誤判的狀況,包括本地人熟悉的三星、現代,在南韓政商關係重整的過程,都曾經犯過錯誤。美國的經驗更是經典,政治人物向來需要藉著經商來做為政治能力的象徵,用商業經營成就做為走上政治舞台的基礎。代表共和黨競逐總統大位的候選人,幾乎都有這樣的經歷,民主黨亦屬常見。然而,從歷來的治國經驗看來,說錯話、擺不平國內各勢力的例子比比皆是。

經商能力並不等於政治能力,商業圈的圈內政治運作經驗,也不等於國家級的公共事務。本地往往將兩者混在一起,認為商業管理能力等於政治治理能力,這其實是大誤。如果以政治民主的觀點來看,企業的決策方式,其實帶有相當的權力集中制,甚至獨裁的色彩,這也是企業經營決策之所以被視為有效率的根源。商業媒體最喜歡描述的霸氣資本家、獨排眾議不顧同儕反對意見堅持到底的經營者,放在政治場域來看,其實都是不合格的領導者。這種矛盾其實常常可見,只要看看股東會就可以知道。老闆或許可以要求員工要絕對服從,但是,面對同樣是出資者的股東時,理應要以平等的心態來面對。但是,從媒體報導看來,本地企業主在面對股東質疑時,動怒的比例還頗高。這其實反映了本地企業在民主運作的實務上,需要有更多的包容。

我們似乎是有人格分裂傾向,在每日10小時甚至12小時的工作中,對於高度權力集中的運作方式習以為常,然後在工作以外的時間,再去享受權利平等的民主生活。更特異的是,我們竟然會把兩個矛盾的東西融在一起,而認為成功的商界人士必然能處理好政治事務。

這其實是緣木求魚。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