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饑荒改變性別比例

立報/PanSci 泛科學網 2012.04.09 00:00
作者:逆旅 PanSci主編一九五零年代末期至一九六零年代初期,毛澤東提出了「大躍進」運動,要增加鋼鐵產量,並將國家推上工業社會之列。不過當領導人倉促增產國家的鋼鐵時,稻作就減量了,上百萬人民因此死於飢餓。一份新的研究指出,饑荒還帶來另一個驚人的結果:荒年後產下女嬰的比例顯著地較饑荒前高!

演化生物學預期,在艱困的時候,產下雌性後代則較有優勢。這可能因為體質較弱的雄性和強壯雄性相較之下,不太可能獲得交配機會。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Queens

College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人口統計學家Shige

Song想知道,是否經歷饑荒的人類,也有這樣的現象。先前也有其他學者,研究歷史上兩場-1944年荷蘭的嚴冬,和1942年前蘇聯的饑荒後人口性別結構改變,不過得到的結果卻和演化生物學的預期相左。

Song則是追蹤大躍進那場死了超過三千萬人的饑荒,歐洲的兩場饑荒相較之下則顯得輕微。大躍進的饑荒成因很多,較受注意的原因是勞動力集中在生產鋼鐵,缺少農務人力。饑荒始於1958年的秋天,隔年一月蔓延全中國,之後持續三年,直到1961年年底。

從1982年共31萬名從15歲至67歲女性,從其子女轉述得到資訊。Song發現,饑荒之前,產下男嬰的比例約略提高,不過他不清楚原因為何。他利用這比例當做基準,發現1958年是男嬰比例的高峰,接著情況開始改變;在1960年四月,每一千名新生兒,只有521名男嬰;甚至1963年十月,比例只剩510名男嬰,這比例維持到饑荒結束後兩年才逐漸回升。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期刊B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Song認為,大躍進饑荒時間較長,或許能解釋為何其他場饑荒無法得到類似的結果;荷蘭那次只有七個月,而前蘇聯那場僅六個月,不足以影響女嬰出生的比例。他說:「就像一兩天不吃午餐,也不會改變性別比。影響是累積的過程,必須要讓生理對環境狀況有反應。」

研究荷蘭饑荒的生物學家Tessa

Roseboom也同意,七個月或許太短,不足以影響性別比。她也提到,在研究中,她只分析了2500筆出生記錄,而Song的研究則超過83萬筆!因此Roseboom並不意外在她的研究中無法呈現這個效應。

然而,也有其他研究發現,短期的飢餓,也會影響性別比。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也有研究大躍進饑荒的的經濟學家Douglas

Almond在其他研究中發現,懷孕期間接近伊斯蘭齋月(Ramadan)的女性,較易產下女嬰。他說:「性別比反應了物質條件,而營養又是一大因素。」

資料來源:ScienceNow:Chinese Famine Led to More Female Births[27

March 2012]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