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召喚謝長廷

美麗島電子報/吳子嘉 2012.04.08 00:00
民進黨即將啟動主席改選作業,儘管有意角逐者眾多,但其實民進黨人都心知肚明,只要這場主席之爭的情勢沒有出現另一波「制衡力量」的話,五月二十七日投票當天,就猶如是一場蘇貞昌個人的「同額競選」,多元化的聲音都將在「衝衝衝」的聲勢下被消音;未來兩年的民進黨,則很可能會因為領導人的風格,繼續陷入迴避兩岸政治、閃躲國家重大爭議的在野黨,讓二O一四及二O一六提前種下敗選因子。所以,在主席開始登記之前,「被勝利淹沒的聲音必須被聽見」,而發出這股聲音的最適當人選,就是謝長廷。 多年前,有一次我陪同前民進黨立委張俊宏先生去探視黃信介先生,在對談的過程中,聽到信介仙講了一段很有趣,而且發人省思的一段話。他說,「我們民進黨不用怕國民黨,因為我們會『吐劍光(台灣歌仔戲中千里取人頭的武功)』,當初民進黨創黨初期比現在的情況還要慘,不但沒錢、沒人,還要擔心受怕國民黨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面對這種不可能慈悲的敵人,民進黨還能不斷成長的秘訣,靠得就是『吐劍光』!」 事後反覆思索信介仙說的這席話,發現「改變遊戲規則、創造遊戲規則」,確實是民進黨能從黨外走向執政的關鍵動力;而在整個過程中,必須仰賴豐沛的知識與智慧作為根基,否則別說向對手「吐劍光」,一個不知長進、無法主導時勢的黨,恐怕連自己人都會想「吐口水」。 約莫在二OO四年、陳水扁連任總統前,民進黨始終扮演台灣民主發動機的角色,靠著創造、主導議題,一路從在野小黨竄升成足以和國民黨互相抗衡的政黨,但這種精神,卻在近幾年內迅速褪色。至於原因為何,一位資深的民進黨人就私下感嘆說,黨一代不如一代,這種現象的形成原因,和領導者的態度確實有直接關聯,這就如同古人所言「風氣之厚薄奚自乎在於一二人心之所向」。 然而,幾乎篤定當選民進黨主席的蘇貞昌,長期以來鮮少專研兩岸政治,經常迴避具有爭議性的國家重大議題,挾著個人獨特的魅力,雖能在民間嬴得極高的聲望,但難道這就是民進黨應該繼續延續下去的「風氣」、「典範」? 一位在扁政府時代擔任重要職務的人士曾經向我表示,坊間許多兩岸專家,大部份都是靠經驗法則與想像,所以常常會出現錯誤認知,甚至不符合實際情形。 這位重要人士解釋,之所以會這麼說,純粹是因為在擔任政府職務期間,透過參與密務所獲得的「國安情資」,都能讓他對兩岸、外交等重大國家議題做出正確的判斷,比起一般所謂學者專家或媒體人士,「解讀力」當然領先許多。 但是在二OO八年民進黨失去政權後,這種解讀兩岸政治的能力立即大幅衰退,一來是因為缺乏行政資源,但最重要的是,則是在於領導者搞民粹、不關心兩岸議題,才讓民進黨長期處於欠缺中國知識的窘境。 不僅如此,日前郭正亮兄在《美麗島電子報》投稿「外弛內張的兩岸關係」專文時,明確指出目前兩岸關係險峻的真相,與大部分媒體報導的兩岸和諧外貌大相逕庭,並且透過文章舉證歷歷,希望讓執政者無所遁形。 無奈的是,反觀民進黨中央,明明曉得二O一二總統大選挫敗的主因,就是輸在國際問題的處理能力,但隨著大選檢討報告的落幕,對於兩岸形勢的急劇轉變卻是毫無反應。 以最近半個月來看,民進黨不是被特赦陳水扁的問題追著跑,就是整天拿著文林苑的都更爭議砲轟政府,但更上位的國際政治已經「缺課」這麼久了,解讀國際局勢演變的能力都一再被驗證「不及格」了,整個黨給人民的感覺還是只停留在「指著別人罵」的階段。 面對民進黨人與支持者的焦慮,幾天前謝長廷特別發出聲明,呼籲黨員要有條件的來思考最適當的主席人選,也就是「有意參選黨主席者,應對黨的組織改造、民生與兩岸等重大政策,以及未來大選勝選的策略,公開提出看法,讓黨員有所選擇。」而蔡英文也主動向媒體表示,希望這場主席改選要能成為政策議題的對決。 從謝長廷及蔡英文的談話,可看出他們兩人都希望透過選舉過程,能夠彰顯未來民進黨主席的能力與主張,以進一步清楚勾勒出台灣的未來。但現實總是事與願違,目前浮出枱面的候選人,無論是蘇煥智、蔡同榮還是吳榮義,就目前的實力來看,圴不足以挑戰蘇貞昌。 換言之,當這場選舉的候選人實力太過懸殊時,即便有再好的政見都難以發揮任何影響力。譬如,已經宣佈參選的蘇煥智,一再拋出值得各界討論的好政見,但從頭到尾都未能受到黨內同志及主流媒體的重視。所以,從蘇煥智的例子來看,未來兩個多月的民進黨主席改選,當然不會有任何驚艷之處,整個黨就像是照著劇本走一樣,等著蘇系人馬進入中央黨部,「反蘇」勢力只能消極抵抗。 所以,如何激發民進黨向上的力量,出現一位足以讓蘇貞昌感受到壓力的黨主席候選人,已是關心民進黨發展者的當務之急;而就實力原則來看,恐怕就只剩謝長廷一人了。 過去一段時間,面對蘇貞昌的重新崛起,謝系確實嘗試營造一股反撲力量,但在謝長廷本人「不主動求戰」的基礎下,都只能退而求其次探詢李應元、蘇治芬、葉菊蘭等人選,即便遊說成功,結果也是注定敗陣。 不過,謝長廷一向被認為是台灣最聰明的政治人物,無論對內政或外交,經常不畏爭議提出個人見解;其中,他所提出的「憲法共識」,暫時雖無法成功引導民進黨的走向,但至少展現領導人以戰略層次思考問題的能力。 要挑戰蘇貞昌,確實是一場勝率不高的硬仗。但謝長廷曾經在二OO八年敗選後說過「被勝利淹沒的聲音必須被聽見」,當時他說話的對象是馬英九,如果把同樣一席話套用到這場黨主席改選,指的就是「蘇貞昌」。 也就是說,一位沒有受到嚴峻挑戰的新任黨魁,注定將引導民進黨走向一言堂的狹路,不僅讓蘇貞昌以為「我的想法就代表全民進黨的想法」,過去蘇貞昌為黨內人士詬病的閃躲性格,也勢必內化成為未來幾年內民進黨的外在樣貌,這對有意重返執政的民進黨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開始。 所以,如果要讓民進黨存在多元的聲音,重新點燃創黨時期的「吐劍光」武功,退居二線四年的謝長廷,是到了該站出來的時刻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