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婦女在晚婚及少子化下,為了呵護肚子中的新生命,讓小寶貝營養充足,「一人吃二人補」的飲食觀念仍然常見,在這樣過度進補、飲食攝取不均衡以及低活動度下,使得孕婦容易面臨懷孕時體重超重、懷孕時血壓偏高、妊娠糖尿病,嚴重者甚至須住院安胎治療。懷孕期間母體的營養與荷爾蒙狀態會影響胚胎的發育與胎兒未來健康,因此適當而良好的孕期營養不僅可以幫助胎兒正常生長,更可以避免孕婦及胎兒的過度負擔。
根據衛生署於2006至2008年針對國內2346名孕婦所進行的飲食攝取及營養狀況調查,發現這些孕媽咪,飲食中有維生素E、鈣、鐵、纖維質等營養素攝取不足的現象,另外就體內營養狀況而言,我國孕婦竟有相當比例營養素缺乏現象,如葉酸、維生素B1、B2及鐵等營養素缺乏情形,且隨著孕期增加缺乏情形更加明顯,尤其是在懷孕第三期,鐵的缺乏率更高達50%。
根據醫學臨床研究,孕婦缺乏葉酸,不但將增加自發性流產機會,還可能造成胎兒神經管缺陷;缺乏維生素B1會導致下肢水腫、神經炎、消化系統障礙等;缺乏維生素B2會導致口角炎、舌炎等;準媽媽缺鐵則會導致嬰兒早產或出生體重過低;缺乏維生素E可能造成新生兒溶血性貧血;缺鈣則會影響孕婦血壓,進而導致子宮早期收縮而引起早產;缺乏膳食纖維會影響排便等。
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部營養師林佳姿表示,根據2005年美國飲食指南對孕婦的飲食建議中,明訂3項營養上的建議,包括:懷孕初期應攝取富含葉酸食物、攝取富含鐵質或鐵質強化食物,並須攝取維生素C以強化鐵質吸收、懷孕過程適當的體重增加等3項建議。而我國2011年發表的國民飲食指標,也將「懷孕期間絕對不可飲酒」列入飲食建議中。綜合以上各國專家對懷孕時期之飲食建議,提醒您懷孕時仍須均衡飲食,別再一昧進補、吃錯食物,避免增加胎兒及媽媽負擔。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6512